小兒生長發育迅速,所產生的熱量以及代謝的產物也相對較多。同時,小兒的植物神經發育不健全,睡覺主管汗腺的交感神經會因為失去大腦的控制而一時興奮,從而出現多汗的現象,這是完全正常的。寶寶出汗本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但許多家長因為寶寶晚上睡覺愛出汗,便擔心寶寶出汗多會影響健康,還有家人認為,這是某種疾病發出的信號。其實,夜里出汗不一定是生病。
小兒生長發育迅速,所產生的熱量以及代謝的產物也相對較多
只出汗不煩躁:寶寶是在調節體溫
河南省婦幼保健院兒內科主任醫師王玉梅說,小兒生長發育迅速,所產生的熱量以及代謝的產物也相對較多。同時,小兒的植物神經發育不健全,睡覺主管汗腺的交感神經會因為失去大腦的控制而一時興奮,從而出現多汗的現象,這是完全正常的。
王玉梅表示,嬰幼兒因為處于生長發育時期,機體的代謝非常旺盛,只有通過出汗蒸發體內的熱量,來調節正常的體溫。
“過度保暖,不良的習慣,以及亂吃清火的藥物也可導致寶寶出汗多。”王玉梅說,比如,一些家長喜歡給寶寶多蓋被,生怕寶寶著涼;一些家長在寶寶入睡前給其喝牛奶等高熱量的飲品,使寶寶入睡后機體大量產熱,只能通過皮膚出汗來散熱;還有一些家長怕寶寶上火,經常給孩子服清熱解毒的藥物,而這些藥物里大多含有退熱成分。此外,室溫過高、打罵孩子后使其精神過分緊張,也是小兒睡眠時出汗的原因,這些都屬于生理性的出汗。“寶寶如果只是出汗,沒有煩躁、哭鬧的現象,家長不用著急。”
前半夜出汗+枕禿、易驚:寶寶可能缺鈣了
除了生理性出汗,如佝僂病、結核病等其他原因引起的出汗,就是病理性出汗了。
王玉梅說,佝僂病引起的出汗,主要表現為入睡后的前半夜,小兒頭部明顯出汗。另外還伴有煩躁、易驚、枕禿、屏氣等癥狀,這些是嬰兒佝僂病的早期表現。“有這些癥狀的孩子,只要及時補充維生素D和鈣,佝僂病就可以得到控制,出汗也就會自止。”
假如小兒不僅前半夜出汗,后半夜及天亮前也出汗,多數是有其他疾病的表現,最常見者是結核病。結核病還有其他表現,如低熱、疲乏無力、食欲減退、面頰潮紅等。另外,心肺疾病、低血糖、急慢性感染性疾病等也可導致寶寶多汗。“因此,對小兒睡眠中的出汗,應仔細區別,必要時要帶寶寶去醫院檢查,并及時治療。”王玉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