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沒有原則的溺愛孩子:
15歲的李天一開著寶馬,玩著價值不菲的高仿真槍,這就提醒我們家長:不能對孩子有求必應,我們要有原則的愛孩子。現在的家庭大部分是獨生子女,常常是六位大人圍著一個孩子轉,孩子一哭家長的心都要碎了。但是溺愛的結果是孩子殘缺不全的人格。被溺愛的孩子容易以自我為中心、高傲冷漠、缺少規則意識和做人底線,一旦別人違背他的意愿,心里就會無法承受,從而采取過激手段。
作為家長,我們都想給孩子最好的,但是有時候我們只是在滿足自己童年的缺失,因為我們小的時候沒有擁有過,所以我們不能給孩子的童年也留下遺憾。我們雖然有能力對孩子有求必應,但是最終要為此付出代價的是孩子。
因此,家庭中要有明確的家庭規范,告訴孩子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什么必須遵守,什么違反了必須接受懲罰,并讓孩子明確該如何遵守。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家長一定要以身作則,比如:言出必行、誠信寬容、尊重他人等等。要讓孩子知道,想在社會上生活,就要尊重他人、愛護自己,遵守基本的規則。
四、對孩子期望過高:
李天一的母親曾表示:希望兒子長大以后,拿諾貝爾獎,當大人物!殊不知家長過高的期望會給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當孩子沒有達到父母的心理預期時,容易破罐子破摔,產生自卑心理。
李天一在13歲時,還曾獨自出國留學。孩子在心理沒有成熟的情況下,就被扔到一個完全陌生的國度,對孩子來說那種陌生和壓力所帶來的不安全感是非常可怕的,這無疑是父母的一種失職。
父母對孩子的期望不應該只停留在身份和地位上,我們還應該重視對孩子道德品質的培養,因為一個人成功的基礎是一個健全的人,一切的外在優勢都應該建立在內在完善的基礎之上,不要讓自己的孩子成為一個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人,因為只有內外兼備的人才能走的更高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