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聲分享
和孩子一起玩腦筋急轉彎
爸爸:郭先生,商人
兒子:郭俊恒,八歲,小學二年級學生
爸爸的話――棒孩子爸爸造
作為一個男孩的父親,深深地感到孩子的教育真的要當做事業去經營,他以后將成為一個怎樣的男人,丈夫,父親,我就是榜樣。以前與孩子總是以長輩與晚輩的身份相處,除了關懷就是向孩子發出指令。隨著孩子的長大,我發現我們父子的距離越來越遠了,孩子不太愛與我說話,對我總是充滿敬畏,他喜歡與同齡人在一起而不愿意和長輩在一起。我決定改變與孩子的相處方式,和他成為朋友,通過與朋友的交流、看相關的育兒書籍,有一本叫《棒孩子父親造》的書很不錯,從中漸漸也學到了一些相處的技巧。
一、和孩子成為“玩伴”。直接和孩子講大道理沒有用,他很難聽得進去,換一種方式,和他一起玩,孩子會在玩的過程中與你溝通交流,并成為好朋友,關系好了,道理就容易接受了。以前孩子在電腦前玩游戲的時候,一旦我們經過電腦前,便十分緊張,擔心被批評,后來我走過的時候,會停下來關心他玩些什么,并和他一起討論游戲的玩法,這對于促進我們之間的親密關系很有幫助。
二、利用睡前時間進行交流。孩子從小怕黑,一直都是和我一起睡,一直以來我并沒有意識到這是一個絕佳的交流機會,我們總是各自看看書然后睡覺。后來,我開始利用睡前這段時間和他聊天,讓他講一講身邊的趣事,他喜歡看《腦筋急轉彎》,我就陪他一起看,一起猜,在這樣的氛圍中,孩子總是很樂意和我交流,效果遠比平常對他問長問短的好。
心得: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師,亦師亦友就容易教育孩子。
孩子的話――沒有什么是不可以告訴爸爸的
我和爸爸,就像朋友一樣,他不會強迫我做我不想做的事情,也不會對我有什么要求。我喜歡和爸爸在一起猜腦筋急轉彎,我猜中的題目總是比爸爸多,雖然其中很多題目我已經看過很多次,甚至連答案都背得下來,但和爸爸一起玩的過程讓我很快樂。
我甚至會告訴他我最喜歡哪一個小女孩,當然,討論具體細節就沒有必要了,我覺得沒有什么事是不可以和爸爸講的。
專家點評:讓孩子獨睡吧
和孩子成為玩伴、利用睡前時間進行交流都是很好的親子活動,可以促進與孩子間的感情,也可培養孩子的合作、溝通能力,不過有一點要注意,一個九歲的孩子為什么還和爸爸一起睡呢?當然,孩子總是有很多要求與爸爸同睡的理由,比如怕黑,但是通常孩子到了三歲以后,就應該讓他獨自睡覺,培養他的獨立能力,這是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即使有困難,也是孩子必須自己面對的困難。所以,郭爸爸應該做的一個決定,是讓孩子獨自睡覺。
“野養型”爸爸和女兒
爸爸:黃業鑫,廣州美術學院老師
女兒:黃川子,廣州市二中應元學校初一學生
爸爸的話――我的女兒是“野養型”
我常笑說,我的女兒是“野養型”的。我能給她的,就是一個寬松的、尊重她自己決定的成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