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房教育”大有裨益
日本早教專家牧野圣子認為,“廚房教育”大有裨益。
首先,可以鍛煉身體。走進廚房做家務,是一種比游泳更均衡的運動。
此外,對孩子的心理成長大有裨益。3歲孩子的身體活動能力已經較強,渴望擴大獨立活動的范圍,不斷嘗試去獨立完成新的事情,同時,3歲也是孩子建立“自我意識”的關鍵期。讓孩子走進廚房,可以讓他們更加感到自己是被信賴、被依靠的,對于孩子安全感、自信心、獨立性的培養都有幫助;還可豐富情緒,是學習人際關系的基礎,家務事能處理得好的人,人際關系絕對不會太差;一家人一起做家務,也是享受親情的快樂時光,可以增進親子關系,讓孩子感到家庭的溫馨。
相關鏈接
孩子學烹調要循序漸進
孩子學習烹調要注意循序漸進,“廚房教育”雖說好處多多,但必須消除安全隱患,防止事故發生。
先在安全的地方練習 廚房里的煤氣、熱水、刀和火等都存在很多不安全的隱患,開始教孩子學習時,先避免用刀和火,做飯不要在廚房進行,最好先選擇一個大的飯桌,在上面擺滿各種原材料,便于家長在后面輔助,并為孩子準備合身的圍裙,還要為孩子準備好腳踏臺,增加身高。第一次學習最好是拌菜類,比如沙拉等,讓孩子用手把蔬菜撕碎,然后用筷子攪拌。等孩子對烹調感興趣后,才讓孩子接觸到刀具,在孩子學習用刀時,家長要一直在孩子身后手把手地教,等孩子熟練了,再放手。第一次用刀要注意選擇容易切的材料,如豆腐、黃瓜等。即使切得不好,也要給孩子表揚,增加孩子的自信。
進廚房要先約法三章 孩子真正進廚房時,要和孩子“約法三章”,如“不許在廚房內亂跑”“不許亂動電源和爐灶”等等。在教孩子制作需要加熱的食物時,首先讓孩子練習如何點火,如何滅火。還要告訴孩子,點火之后周圍的鍋等物件也會發熱。先教孩子如何煮菜,要告訴孩子如何避免菜下鍋時沸水四濺等,然后,按順序學習燉、炒、烤等,難度逐漸增加。此外還要注意,最好讓孩子一起進行最后的打掃和洗碗筷等,養成良好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