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胎位不正的準媽媽都打聽如何糾正胎位的方法,但醫學界有的產科醫生并不主張糾正胎位,因為到生產時大部分胎兒會自然轉成正確胎位,足月時只有不到5%的產婦胎位不正,其次,胎位不正往往有其潛在原因,糾正胎位反而可能導致危險。
正常胎位指的是胎頭向下,頸部曲屈,以頭頂為先露部位的“頭位”,除了頭位外,其余都是胎位不正。正常子宮呈梨型,也就是下面靠子宮頸處較小,而上面子宮頂空間較大,所以胎兒足月時自然而然會順著子宮形狀頭朝下,臀部與會活動的雙腳則在空間較大的子宮上端,形成“頭位”。常見的胎位不正,有臀位、肩膀位、顏面位等。
珠江醫院婦產科副主任醫師王雪峰副教授介紹,與以往不同,有新的醫學觀點并不主張為胎位不正的孕婦糾正胎位。
胎位不正的發生率,在不同妊娠周數并不相同。一般在6個月前,胎兒還很小,羊水相對較多,子宮空間大,胎兒可說是在羊水中游泳,方位隨時在變,幾乎一半的胎兒是胎位不正的。到8個月時胎位不正的比例只有10%,等到足月時大約只剩下5%左右。
“胎位不正往往有其潛在因素,例如臍帶太短、盆骨狹窄等原因,如果糾正可能導致胎盤剝離等危險,因此現在我們不主張糾正胎位?!蓖跹┓逭f,同時,胎位不正并不等于只能剖腹產,根據臨產情況,醫生會做出相應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