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孩子到了懂得道理的年齡,就應當相信他們所說的話,以建立相互之間的信任(除非他說的話很不真實),不要邊洋去問孩子: “你所說的確實是真的嗎?”或“不要對我撒謊!”
這樣會引起孩子對你給他的信任的懷疑,要用善意代替對孩子的懷疑,他將盡力實現對你的信任。
還有,如果父母不等待孩子的申述結束,便根據一些跡象匆匆下結論,并進行不準確的譴責,是對孩子感情上的蹂躪。必須假定孩子是無罪的,除非你有足夠的證據能證明他犯了錯誤。如果不這樣做,將難以使孩子確信你們之間還存在著信任和真誠。
當發現孩子對你不老實了,仍然應該對孩子抱誠實和信任的態度,相信他將來會改變和克服這個毛病,要讓孩子體會到,老實承認錯誤對他是有益的。
總之,每一位父母都要相信自己的孩子是正直的,并表示信任孩子的行為與你對他的尊重是一致的。
做孩子的知心朋友,要求父母們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對待孩子應該真誠
在與孩子的交往中,沒有任何虛假。要求父母能客觀地意識到自己在想什么、感受什么以及做什么。除了自我意識,真誠還意味著向孩子敞開你的思想和感受。當你的工作沒有做好時,你可以說你很灰心。如果對孩子很生氣,直接對他表露這種感受比用隱諱的方式更好。
(2)敢于向孩子承認錯誤
承認錯誤,包括準確地承認自己的弱點和錯誤。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錯誤。如果對這些過失的發生,能對孩子用疏導講理、慈愛的態度來解決,那么他們就能夠接受,而且不會有無法挽回的損害。重要的是父母本身怎樣去做,應該直率地承認自己的錯誤,并與孩子交談和向孩子道歉,而不要使孩子形成“父母不會有錯誤”或“父母犯錯后從來不承認“的印象。做到這一點后你會驚奇地發現,因為承認了無知和錯誤,卻增加了孩子的信任,井激發了他們自己尋求答案的愿望。
(3)樹立榜樣,始終如一
始終如一的意思,是指每當某事或某種情況發生時,都同用一種方式處理。對待孩子的一致性,是孩子對父母信任的基礎。當孩子預先知道父母的意圖,以及父母會怎樣反應時,他們就會感到比較安全。這種安全也是構成孩子對你信任的重要基礎。
總之,父母和孩子之間不是主人與奴隸的關系,而是一種平等、尊重、關心和信任的友誼關系,要尊重與理解孩子,互相愛護、互相了解,這樣才能贏得孩子的信任與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