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家人、陌生人、醫療專家、神父、猶太拉比、同事、巴士司機,商店里的人、在電梯、飛機、餐館遇到的人都會主動給你們建議,就好像你們先向他們請教了似的。一些建議會有幫助,一些卻很荒謬,還有的則讓人討厭,甚至適得其反。人們會在某些事情上提供建議,比如硬膜外麻醉、監視器等個人化的選擇(我不喜歡視頻監視器)。有益的建議沒有問題,我接受――但這是招人反感的信息,如果是錯誤的建議,那可會出亂子的。我知道所謂“秘密”就是指干擾性的信息,甚至錯誤、愚蠢的信息(新手請見提示16)。所以如何對付過于熱情的朋友、家人或陌生人是需要考慮的問題。
在你被別人主動提供給你的諸多建議惹惱之前,我想提一下我的經歷,作為借鑒:我收到的最有價值的建議是從一個早于我們2個月,同樣經歷過我們所經歷的一切的朋友提供的。從剛剛有過同樣經歷的人那里獲取關于醫院、護理,以及一些你無法指望從孕產學習班里獲得的信息才是既有價值又讓人舒服的信息。而現在,對于他人主動提供的讓人困擾的建議,你該怎么對付…
“生活正在改變?!?/strong>
是的,不是胡說八道,這是禪學大師的思想。這句話不是要說人們所說的“生活將改變”的事實,更深的意義是他們是如何說此話的。他們讓此話聽起來如此不祥,如此宿命。于是你會說,“嘿,我知道它會改變,”他們又說,“不,你沒有領會,它真的就要改變了!”你可能會說,“對呀,我聽見你說的了,它就要改變了。”接著,他們很激動,“不,朋友,你沒聽清楚我說的,它真的就要改變了。”讓我將揭開謎底――生活將改變,但是它會變得更好。在提示92的時候我會跟你娓娓道來。要想知道如何處理“生活將改變”這句話的建議,請看后面的要點回顧。但是不要讓任何人在“改變”這個問題上糾纏你。它需要花費時間調整,但是一旦你已經進入這個過程,它就是最好的改變了。
“我們不想按同樣的方法來做?!?/strong>
你可能會做些與你的朋友、父母、親戚不一樣的事。做法不一樣意味著將自己置于遭他人批判的境地。但是,話說回來,如果有強有力的研究支持,并且保證其安全性,為什么不試試不一樣的東西呢?做一些與他們的習慣不一樣的事情并不等于在犯錯――而是意味著可以有另一種方法,解決問題的更好的方法。如果別人質疑你,你也不要驚訝。當他們質疑你的時候,你不必試圖在他們面前證明,試圖讓他們信服你選的是更好的途徑。相信有一天他們會看到結果,然后對你說,“我不敢相信,但你是對的…”而即使他們不說你是對的,你也是在做自己的選擇,那是作為一個父母必須具備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