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新生兒常見疾病預防
“新生兒期”主要是是從母親子宮內到外界生活的適應期,由于這段時期新生兒各系統臟器功能發育尚未成熟,免疫功能低下,體溫調節功能較差,因而易感染諸如肺炎、腹瀉等疾病。
1、乳汁吸入性肺炎
由于新生兒,特別是一些出生時體重較輕的寶寶,口咽部或食道的神經反射不成熟,肌肉運動不協調,常常發生嗆奶或乳汁返流 ( 漾奶 ) 現象,乳汁被誤吸入肺內,導致出現咳喘、氣促、青紫等癥狀,誤吸的乳汁越多,癥狀越重。
因此,媽媽在給寶寶喂奶時一定要仔細,如果用奶瓶喂奶,奶嘴孔要大小合適,喂奶時寶寶最好是半臥位,上半身稍高一點。喂奶后輕輕拍打寶寶背部,排出胃內的氣體,再觀察一會兒,發現有漾奶現象,應及時抱起寶寶,拍拍后背。如果寶寶嗆咳比較嚴重,并有發憋、氣促等情況,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2 、出生后感染引起的新生兒肺炎
寶寶出生后,要給寶寶布置一個潔凈舒適的生活空間,寶寶所用的衣被、尿布應柔軟、干凈,哺乳用的用具應徹底消毒。父母和其他接觸寶寶的親屬在護理新生兒時都要注意洗手,特別是外出回來時,一定要用肥皂、流水洗凈手才能接觸寶寶。
家庭成員是引起新生兒感染性肺炎的主要原因。密切接觸新生兒的家庭成員如果呼吸道帶菌或感染,都會通過空氣或接觸將病菌傳給新生兒。因此感冒的成人要盡量避免接觸新生兒,如果母親感冒,應戴著口罩照顧寶寶和喂奶。宜婉言謝絕客人探訪新生兒,更不要讓客人近距離接觸新生兒。
3、其他感染引起的肺炎
寶寶其他部位的感染,如臍炎、皮膚感染、口腔感染等,病菌也可能經過血液循環至肺部而引起肺炎。發現寶寶有臍炎或皮膚感染等情況時,應立即去醫院治療,防止病菌擴散。
腹瀉
新生兒由于消化系統發育尚不完善,消化能力弱。母乳喂養期間,由于母乳易消化,并含多種抗體,不易出現腹瀉,每天大便可多達四至六次,外觀呈厚糊狀,有時稍帶綠色,是正常的。而人工喂養的寶寶比較容易出現腹瀉。腹瀉是指大便稀薄,水分多,呈蛋花湯樣或為綠色稀便;嚴重者水分甚多而糞質很少。腹瀉的原因很多:病毒或細菌感染;喂奶量或乳中含糖量過多;受涼等均可引起。也有少數孩子是因對牛奶過敏或腸道缺少消化、吸收乳糖的酶所致。
食量過少時大便次數也可增多,“稱為饑餓性腹瀉”,這時大便較松、色綠、次數雖多但量少,應與其他腹瀉相區別。
預防方面,提倡母乳喂養,嚴格喂養衛生,避免腹部受涼。
新生兒腹瀉發生時,不宜盲目用藥,但在臍部正常的前提下,可酌情使用純中藥成分的外用藥丁桂兒臍貼,安全無副作用。
媽媽們如果發現寶寶有任何異常情況,自己拿不準時,要及時請教育兒專家和兒科醫生,避免延誤引發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