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由于缺乏語言交流,親情交融,導致寶寶的語言能力降低、活動水平降低、運動能力差、情緒反應強烈、心理消極、生活規律差,對外部的環境和人表現出退縮及不能適應、對母親說話的響應能力降低、獲取外部知識的能力缺乏等,最終影響寶寶的情緒、智力發育和心理行為發展。
因此專家建議,為了寶寶的健康,請認真對待產后抑郁癥。一旦母親出現情緒低落、思維明顯緩慢、社交障礙等癥狀,要及時就診,特別是本身有抑郁情緒的患者,孕前、孕中、產后都要接受專業醫生的指導。及早進行心理疏導和治療,避免病情的加重。
學會開心坐月子
傳統的觀念覺得產婦生完孩子之后脾氣古怪一點是正常的,不用去管,慢慢就好了,其實這是誤區。家人對產婦的情緒變化缺乏足夠的重視,可能會導致癥狀的加重。預防產后抑郁等產后精神問題的發生,應該從兩方面著手,一是產婦自身應該學習一些心理知識,很好地調節自己的情緒和精神狀態,及時排解一些負面情緒;另一方面作為產婦的家人,應該盡可能多的與產婦多溝通,多交流,密切關注產婦的情緒變化,特別是家族中曾經出現過抑郁癥、精神病史的,如果發現產婦的精神和行為出現異常,應該及時求助專業的心理醫生。
在娘家坐月子,熟悉的環境、至愛的親人,可以幫助新媽媽化解照料小寶貝的無措感,減輕她們的身體痛苦和內心煩惱等。
剛生完孩子,新媽媽或多或少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焦慮、不安、急躁、郁悶等抑郁癥狀,究竟如何預防和緩解呢?我建議:
1、產后別讓過多人打擾。產后要有充分的睡眠和休息時間,過度困乏直接影響新媽媽的情緒。盡量減少不必要的打擾,特別是親朋好友的探視。
2、盡快認同母親角色。新媽媽要運用母親角色,關心、愛護、觸摸小寶貝,經常與孩子進行情感交流,積極采取母乳喂養,這些有助于新媽媽消除自認為無能的心態。
3、最好回娘家坐月子。在娘家坐月子,熟悉的環境、至愛的親人,可以幫助新媽媽化解照料小寶貝的無措感,減輕她們的身體痛苦和內心煩惱等。
4、新爸爸多體諒新媽媽的情緒變化。新爸爸要盡量避免出門,積極主動給小寶貝洗澡、換尿布,并承擔其他家務。小寶貝夜里經常會哭鬧,丈夫應該與母子同住一起,幫助照料,避免新媽媽產生委屈情緒。當妻子出現情緒沮喪時,丈夫多給予同情、支持、愛護和諒解,避免爭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