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認為,產婦身體虛弱,應該多一些進補的食物,事實上,食物并不是越補越好。比如人參,會使傷口長時間滲血,不利于傷口愈合。
“產后營養補充需注意避免營養過剩。我接待過一位產婦,剛生產過一個10斤重的嬰兒,并且還有糖尿病,產后以為高蛋白越多越好,一天甚至吃10個雞蛋。事實上,營養過剩反而增加其他器官的負擔,比如消化腺、胰腺等。其實,只要能滿足自身恢復需求,正常飲食即可,在飲食上和孕期幾乎差別不大。”來亞萍說。
“根據產婦身體狀況量身定做食譜很重要,如果產婦便秘,就可以多補充一些維生素;產后體質偏弱,要多補充蛋白質、脂肪、礦物質、鐵質等。同時飲食適合產婦的口味也很重要,因為產婦產后往往食欲不是很好,應該做一些適合其口味的飯菜。”來亞萍指出。
谷春彥還表示:“過去的有些老習慣都是不正確的,有的人說月子期間不能進鹽,家里的菜都不放一點鹽,產婦失鹽過多反而會影響健康。還有些人說坐月子第一周不能吃蔬菜水果,也是不對的,只是不能吃冰鎮的水果。有些產婦說吃蘋果太脆怕吃壞牙,削成薄片吃就好了。正常人只要正常飲食都是沒問題的,只有一些大失血、貧血等特殊情況的產婦才需要特殊進補。”
心情和休息同樣很重要
來亞萍表示:“情緒、營養、休息是保證產婦正常泌乳最關鍵的三大要素,所以不光從營養上,從情緒和休息上,都要讓產婦有一個良好的心情和充足的睡眠。現代社會不少人的社會壓力都很大,而一些產婦由于剛做了媽媽,一種責任感讓她要求自己去了解很多哺乳、教育等方面的信息,然后很多時候往往導致信息過量從而加重心理負擔,失去了一種自然平衡的狀態。因此產后的新媽媽心理有時會產生一些問題,如果不及時對其引導,可能會加重情緒的產生,情緒一旦產生,后果將不可估量。”
“在坐月子期間,產婦的情緒是非常重要的,要是飲食讓產婦產生厭惡心理就更壞了。有些產婦情緒產生劇烈波動,突然生氣,一下就沒奶了。多做些產婦喜歡吃的,多換點花樣。要保證蔬菜水果的新鮮,現在很多月子餐是提前做好的,就不夠新鮮。”谷春彥說。
她同時提醒,“還要盡量避免特別刺激的食物,像濃咖啡、濃茶和一些特別辛辣的東西,正常人都是不宜多吃的。但適量吃一些微辣、淡茶也是沒關系的。美國有個實驗,給產婦吃蒜素,結果產出的乳汁有一股蒜味,寶寶反而特別愛吃。所以其實在產婦的飲食中加一些調料品、保證多樣化,其乳汁更能吸引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