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致不孕不育的原因多種多樣,有的是因為身體的疾病,有的是先天因素導致的,但是心情也是影響不孕不育的一大原因,不信,來看看專家怎么說。
都說心病最痛苦、最難治。不能實現生育孩子的目標,對于一個家庭來說,對于不孕癥的夫妻來講都是一個最大的“心理創傷”。北京協和醫院資深不孕癥治療專家、北京安定門中醫醫院首席不孕癥治療專家董自強教授指出,不孕癥夫妻心理不舒暢,孕育之路難暢通!
董自強教授指出:幾乎所有不孕癥患者或多或少都承受著不同程度的心理壓力,每個患者均因不同的經歷對不孕的結果產生不同的心理反應,但經過一段時間的情感壓抑之后,都逐漸趨向一種模式。
首先,大多數夫妻對不孕的現狀難以接受,對自己的生育問題持否定態度,對醫師的診斷感到意外和震驚。一方面他們會將挫折感、自責感產生的憤怒直接向對方發泄,并逐漸自感抑郁,導致性功能紊亂。另一方面親朋好友之間的勸說及一些愛管閑事人的背后評說,使她們背負上沉重的精神負擔,造成許多不孕女性出現了焦慮的情緒。因此,為了盡快能達到生育的目的,有些不孕的女性就想盡辦法,四處奔波,并盲目的治療。
先天因素和心情對不孕不育的極大影響
然后 ,隨著盲目治療的不成功,不孕癥對心理的影響加大。由于對懷孕的切盼,夫妻雙方在每次月經中期都抱有僥幸的心態,月經后期都充滿對妊娠的期望和等待,而每次月經來潮都倍感失望和懊喪,這種周而復始的月經周期造成激烈的情緒波動、心理挫折的惡性循環。可能會出現悲痛、壓抑、震驚、否認、憤怒、內疚、孤獨等諸多情緒,甚至在這種沉重打擊下精神完全崩潰。
再后,心理壓力造成了內分泌的紊亂和失調,直接影響正常的生理機能。最終導致20%的婦女排卵障礙,而男方則表現為性功能降低甚至陽痿。
董自強教授認為,心理因素始終伴隨著不孕癥,且精神壓力與不孕癥的檢查和治療次數成明顯的正相關。心理因素對不孕癥的影響已是公認的一種不孕因素。特別需要強調的是,心理方面的障礙,對于患者來說,更痛苦、更麻煩、更需要盡早治療。因此,不孕夫婦應積極在就醫時向醫師傾訴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醫師也應鼓勵患者之間交流處積壓的感受和治療過程,調整心態,減輕壓力,打破惡性心理循環,以積極的心態配合治療,以期達到盡早懷孕的效果。
最近,英國牛津大學科學家完成的研究證實:與心情平靜的婦女相比,過于焦慮的婦女更難懷上孩子。如果女性心理壓力過大,其懷孕幾率就會下降12%。研究人員建議,準備懷孕前放松身心具有重大意義。為了更順利懷孕,孕前女性應該設法放松身心,緩解壓力。比如,專家咨詢、放松訓練、心理疏導、練習瑜珈和沉思冥想等都是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