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媽媽快來看如何準確計算預產期
預產期的計算方法
確定懷孕之后,孕媽媽會對何時與寶寶見面感到好奇。明確預產期不僅能夠輔助確診胎兒健康狀況,還可以讓孕婦在分娩前做好準備。
預產期計算法
計算預產期的方法有很多種。最常見的方法是根據末次月經日期進行推算;另外,孕早期通過B超檢查也可以計算胎兒大小和周期;兩種算法結果不同時,一般以B超檢查的結果為準。但也不是說預產期當天就會出現鎮痛,如果是第一胎分娩時間可能會向后推遲。
一般懷孕37~41周后分娩的情況都稱為足月。按預產期準確分娩的情況不足4%。若是在懷孕42周之后分娩就稱為逾期產,有可能對胎兒形成危險,應及時進行剖宮產。
通過月經日期推算︱最常見的方法是以末次月經第一天為基準進行推算。末次月經在1~3月時月份數字加9;在4~12月時月份數字減3就是預產期的月份。日期則是將末次月經第一天的日期數字加7就可以了。
舉例來說,末次月經第一天是2月10日,那么2加9就是11月份,10加7就是17日,也就是說預產期是11月17日。如果11月20日是末次月經第一天,那么11減3得8,20加7得27,就能算出8月27日為預產期。此方法適用于月經周期規律的女性,否則推算結果很可能不準確。
首次感覺胎動日期計算︱孕婦一般會在懷孕20周前后感覺到胎動。第一次感覺到胎動的日期加20周也能計算出預產期。懷第二胎時會更早感覺到胎動,所以要加22周才是預產期。但也有些孕婦感覺不到胎動,所以此算法相對來說準確度差一些。比如:孕婦在4月17日第一次感覺到胎動,在此基礎上加20周,也就是1月24日便是預產期。
通過B超檢查來計算︱記不住最后月經日期的孕婦可以通過B超檢查來了解懷孕周期和預產期。醫生在懷孕4~6周時測量孕囊大小,在懷孕7~11周時測量胎兒頭部到臀部的距離,即可估算出懷孕周期。
用基礎體溫曲線來了解︱孕婦也可以根據基礎體溫曲線計算預產期。基礎體溫曲線低溫段的最后一天為排卵日,向后推算38周(也就是266天)就能得知預產期。懷孕是從受精卵著床那一日開始的。所以和其他方法相比,利用基礎體溫曲線能夠更加準確地計算出預產期。但是此方法相對復雜些,而且體溫會有變化不明顯的情況,所以這種方法并不常見。
使用懷孕日歷︱此方法多為醫生使用。懷孕日歷是能夠根據末次月經日期很快找出預產期的圓形日歷。把末次月經第一天的日期放在刻度上,日歷上的對應指針就會指出目前懷孕的時間和預產期的日期。
醫生貼心關照
以周為單位計算懷孕期
孕婦經常會以月為單位計算孕程和預產期。而醫生則更習慣使用周做單位。從末次月經第一天到預產期,懷孕時間共有40周(280天),以受精日為基準就是38周(266天)。懷孕周期一般根據末次月經第一天為基準,所以過了下次月經日期、確定已經懷孕時已經到了懷孕4~5周。這樣以周為單位計算懷孕周期會更加精確,也更方便準確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