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腹瀉護理 七大誤區媽媽要注意

編輯:huangzhantao


不要以為腹瀉是小毛病

  誤區三:寶寶一拉稀,父母就立即自行給藥

  醫學觀察:有些父母一看到孩子腹瀉,馬上會使用藥物,這些藥物來自:上次腹瀉時沒有吃完的藥物;根據自己的經驗和藥店的推薦自行購藥等。不恰當的醫藥處理導致頻繁更換藥物和人為的藥物耐受。事實上,每一次腹瀉的病因、癥狀、治療方法都可能不同,父母是沒有能力總結和辨別的。請在醫生指導下用藥!而且,不要僅僅盯住止瀉藥,換了一種又一種,白白花錢,孩子受罪。瀉是結果,不是病因,所以應治本,不是僅僅止瀉。

  誤區四:拉稀是病從口入,限制飲食就天經地義了

  醫學觀察:嬰幼兒腹瀉不提倡限制食量,更不能限制飲水。嬰幼兒正處于身體和大腦的快速生長階段,腹瀉的孩子已經丟失了養分,再禁食禁水豈不是雪上加霜。許多腹瀉孩子往往由于處理不當,導致“饑餓性 腹瀉”的發生。腹瀉就是這樣造成遷延的。

  誤區五:習慣叫腸炎,既然有“炎”就應該吃抗菌素

  醫學觀察:這就是濫用抗菌素典型的代表。亂用抗生素治療嬰兒腹瀉是導致治療失敗的主要原因。嬰兒腸道內非致病菌群數目少,還沒有建立正常的菌群系統,腸道內環境不穩定,容易被外界因素破壞,一旦內環境遭到破壞,不易恢復。所以,只有經醫生確診為細菌感染性腹瀉才需要抗菌素,且必須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分享到:

av福利导福航大全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