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讀經驗之極限】
記得我在《騎鯨之旅1》中提到過,親子共讀的第一個成果,是失敗。如果沒有那么多失敗,這就不是困難重重、多舛,卻總能給你無限驚喜的育兒人生了。而時至今日,如果你已經歷經半年、甚至一年的親子共讀,你會深切地感受到另一個詞,就是“極限”。
《騎鯨之旅》封面
我能理解,親子共讀遭遇的極限,比“教孩子認閃卡、識字譜”來得快,來得強烈。因為這是一條孤獨的、只有你們家人共喜樂患難的路。如果你真誠地想和孩子分享這趟旅程,就絕不忍心把他們“炫耀成果”式地拉到人群中,說:“來,給各位大爺大媽們講段故事吧!”你只能從孩子的某個陳述句、某個微小的行為細節、某個心領神會的微笑……捕捉那些靈光忽現的時刻,并因此明白他們始終跟隨著你,與你心心相惜。這樣的驚喜時而來得快而猛烈,時而遲遲隱身幕后,你卻會在無數次重復、無數個漫漫長夜后,體會到自己的極限。
我也有自己的極限:咳嗽咳得肺都快吐出來了,米尼還一個勁要求“媽媽,再讀一本好嗎?”。某本繪本明明已經講了上千遍了--換一本吧?不行!孩子堅決不同意。工作和家務壓得喘不過氣來,可時間一到,米尼捧著書推開眾人就來了:“媽媽,該讀書了?!被蛘咭蝗杭议L站在一起,這個說:“我孩子能背十幾首詩了!”那個說:“識字圖我們都認了三四張了?!陛喌轿业臅r候,我張口結舌,尷尬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