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寶寶的來臨,無疑是給準媽媽最好的一份禮物,所以孕期保胎成為了準媽媽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可是有一些準媽媽會出現孕早期出血,好不容易懷上的寶寶難道就這樣“流產了”嗎?孕早期出血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盤點“過來人”孕早期出血的經歷
據統計,至少有20%的孕媽媽在懷孕初期有過出血的情況,但是出血并非就是流產所致,孕早期出血的原因有很多,下面先看看幾個過來人的經歷,相信從她們的經歷中,你會更深刻地認識到孕早期出血的原因。
過來人的“出血”經歷
出血并非流產,而是宮外孕
我兩年前第一次懷孕,孕兩個月時先有一點陰道出血,后來就自然流產。這次月經又延后,停經40天時,我買來試劑盒自己做尿妊娠試驗,結果呈陽性,當時就十分興奮。可是三天后陰道又開始出血了,癥狀同上次流產一模一樣,于是我馬上到附近的診所要求醫生給我開保胎藥。因為擔心會流產,我當時拒絕醫生為她做婦科檢查和B超,回家后一直臥床休息并保胎治療,直至昨天晚上突然腹部劇痛被送進醫院。醫生告訴我不是流產出血,而是因“宮外孕”腹腔內大出血,我右側輸卵管妊娠破裂,腹腔內出血約2000毫升,輸了好多血才搶救過來。現在想想都后悔不已,幸好搶救及時,撿回了性命。
溫馨提示:尿妊娠試驗陽性者不一定都是宮內妊娠,孕早期陰道出血也不都是流產。諸如宮外孕、葡萄胎等疾病都可以有停經、尿妊娠試驗陽性,也都有陰道出血癥狀,但這些病會引起大量的腹腔內出血或陰道出血,危及病人生命。
胎死腹中致陰道出血
我是38歲結婚的,半年后就停經了,尿妊娠試驗陽性,B超提示妊娠。自己高齡懷孕確實讓我喜出望外,但是停經48天后開始有少量陰道出血,那時我擔心會流產,就去藥店買了一些保胎藥口服,用藥后果然不再出血了。可是懷孕5個多月了肚子卻看不出鼓起來,也沒感覺有胎動,當時我和家人都很納悶。當我再次去醫院檢查才得知胚胎早已死亡,子宮還不到孕3個月大小,只好住院接受治療。好不容易懷孕了,卻胎死腹中,我實在很難接受這個現實。
溫馨提示:保胎治療必須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還要及時了解胚胎發育情況。一旦胚胎死亡就應馬上停止用藥,并使胚胎及時排出。如果胚胎死在腹中未排出,時間長了會導致嚴重的凝血功能障礙,引起大出血危及生命。
宮頸息肉引起出血
我懷孕50多天后,一直有少量的陰道出血,沒有腹痛,B超提示胚胎發育良好。由于擔心醫生檢查后會引起流產,每次去醫院我都拒絕做婦科檢查,只要求醫生開黃體酮注射保胎。治療了一個月癥狀仍無好轉,我開始緊張起來,連走路都不敢邁步了。經醫生再三勸告,我終于做了檢查,結果發現出血是宮頸上的一個息肉引起的,并不是流產,不需要保胎。在門診做了一個小小的息肉摘除術后,問題馬上就解決了。我和家人總算松了口氣,早點聽醫生的話做個檢查就不用瞎緊張了。
溫馨提示:雖然是虛驚一場,但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黃體酮并非“保胎良藥”。臨床已證實,濫用黃體酮保胎可能會增加寶寶日后發生癌癥的概率。
孕早期出血的三大原因
從以上三個例子可以看出,早期出血并不一定是流產,孕早期的原因有很多種,我們要找對原因,對癥下藥,這樣才能化險為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