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研究分析,結果發現造成產后婦女壓力源的四個主要因素有──
1、母育角色所引發之壓力感:產婦會“擔心嬰兒溢奶”、“擔心嬰兒的衣物穿得過多或過少”、“擔心嬰兒生病”、“嬰兒洗澡時擔心抓不穩、讓嬰兒滑入水中”、“喂奶時擔心嬰兒嗆到”等等有關母育工作與責任所引起之困擾…
2、支持系統缺乏所引發之壓力感:內容項目為“得不到家人足夠的心理支持”、“先生不能接受新生兒”、“公婆及家人對新生兒不能接受”、“先生關懷陪伴的時間不夠多”、“家人對照顧嬰兒的看法太多”、“嬰兒性別沒有符合期望”等等之困擾。
3、面臨抉擇所引發之壓力感:由于家中多一新成員,故生活面臨重新調整,以致許多事務須做抉擇,項目有“必須將嬰兒交給他人帶”、“必須辭掉工作”、“尋找保姆不容易”、“嬰兒命名不夠完美”、“不知道選用哪種奶粉廠牌”、“喂母奶或牛奶很難下決定”等等之困擾。
產后精神狀態
4、身體心像改變所引發之壓力感:因懷孕、生產后造成身體結構、身體功能、身體感覺和社會功能四方面改變所引起之困擾,例如“體重控制不能達到理想”、“身材沒有恢復”、“腹部肌肉松弛”、“飲食攝取過多”、“生活感覺不自在”、“擔心性生活后會再懷孕”等之困擾。
因此,對于憂郁之防治,做以下的建議:
1、兩性培養“平等”、“中性”的特質,彼此尊重、體諒、欣賞其差異性。重建兩性平權的社會價值觀。
2、強化彼此間的溝通(包括與丈夫、家人或其它成員等),多一點關懷、坦誠、傾聽和贊美,避免互相歧視。
3、生育和養育是家庭事件而非女性一人的職責,故整個家庭每一個成員須調整自己,共同經歷角色轉換。
4、女性要在認知上不斷自我成長和自我突破,做個獨立自主的女性,體認自己的價值,并肯定其角色重要性。
5、可利用社區安排各種家庭主婦活動,彼此交換生活經驗,免得整日在家忙孩子家務而落入情緒低潮中。
6、平日多運動,保持快樂的心情可促進體內制造安多芬素(endorphine),預防憂郁的發生,因為“喜樂的心,乃是良藥”。
7、一旦遇到挫折,不妨請可以信賴的親人好友充當“垃圾筒”,適時發泄吐吐苦水,勿積存心中。
8、當壓力過大時,不妨找專家談談問題所在,或參加支持性團體,尋求壓力緩解之道,讓每一個壓力成為你成長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