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診治了一例孕婦因進補而發生食物性腸梗阻的病例。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胃腸外科褚忠華副教授提醒廣大孕媽,進補需有度,過度進補易引發食物性腸梗阻。
名醫簡介:褚忠華,男,副主任醫師,醫學博士,副教授,副主任醫師。中華實驗外科雜志特約編委,嶺南現代外科雜志編委。
準媽媽過度進補小心食物性腸梗阻
小劉懷孕36周,婆婆為給她補補身子,特意做了紅燒豬蹄??尚⒊院笸蝗挥X得肚子疼,家里人都誤以為她將要分娩,于是急忙把小劉送往醫院??傻结t院后,產科醫生檢查孕婦宮頸未開,沒有一點即將臨盆的跡象。由于孕婦不停嘔吐,沒有排氣排便,醫生初步診斷為其他原因引起腹痛。后經胃腸外科醫生會診,加上一系列檢查,確診為妊娠期腸梗阻。
孕后腸蠕動減慢易便秘食物難消化堆積于腸管內
褚忠華副教授說:“其實懷孕本身不會引起腸梗阻。但孕后孕激素水平升高,使得腸管平滑肌張力降低,腸蠕動因此有所減慢,再加上懷孕后易便秘,糞塊堆積在結腸和直腸內,增大了子宮對腸管的壓迫作用,這幾方面的影響都可能成為腸梗阻的輔助性因素。小劉受妊娠生理改變的影響,胃腸蠕動有所減慢,加上一次性進食大量高蛋白食物,造成食物難以消化吸收,堆積在腸管內。據小劉訴說,她加上平時缺乏運動,使腸蠕動更加緩慢,因此發生過度進補造成食物性腸梗阻的情況。
褚忠華副教授補充,妊娠期、分娩期和產褥期均可發生腸梗阻,但臨床發現,妊娠16~20周子宮升入腹、妊娠32~36周胎頭降入盆腔、或產后子宮突然縮復腸袢急劇移位,這三個階段,婦女更容易發生腸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