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停育,也許是緊張焦慮惹的禍
漫長的懷胎十月,初為人母的你難免會因為這樣或那樣的事情出現緊張、焦慮,這都可以理解。但有些孕媽媽會表現出過度的緊張焦慮,如身體稍微出現一點不適,生怕影響到胎兒,再或者一次孕檢,醫生的一個眼神、一個動作都會讓她你考慮半天,是不是因為胎兒哪里不好……你可知道這種過度緊張、焦慮,也許就是出現胎停育的原因之一。下面列舉的例子會不會對你有什么啟示,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什么是胎停育?
胎停育是指胚胎發育到一個階段發生了死亡而停止繼續發育。受精卵就像一顆種子,要經歷一系列復雜而奇妙的過程才會最終成長為一個健康的寶寶,如果在最初的階段,受精卵就沒有發好芽,那么它很可能就會停止健康生長,這種發生在孕早期的胚胎發育異常現象稱為“胎停育”。
一般情況下,女性懷孕40~50天,胚胎就會發育出胎芽和胎心了,但如果此時B超檢查沒有發現胎芽或胎心的生長,則很有可能是胎停育。
胎停育也許是緊張焦慮惹的禍
特別提醒:如果平時月經周期長,那么胎兒出現胎芽、胎心的時間也相對延后,此時孕媽媽應該延后做超聲的時間,不能因為一次超聲而妄下胎停育的診斷。
對于孕媽媽來說,應該按時孕檢,出現不適要早點去醫院檢查,應該及時地發現胎停育并盡早地治療。我國清代的《醫宗金鑒》有“胎死腹中須急下”的記載,否則是會影響女性生育,甚至會導致女性不孕。
出現胎停育的原因
造成胎停育的原因很多。例如:遺傳、內分泌失調、感染、免疫、接觸放射性物質或有毒的化學制劑、孕婦禁忌的藥物、高溫、過度受刺激、緊張焦慮等等。現在越來越多的婦產科專家注意到孕婦的精神情志因素對胚胎有影響,甚至可以導致胎停育。
過度緊張焦慮導致胎停育
孕媽媽的情緒是否會影響胎兒呢?對這個問題,科學家們做了一系列實驗及調查。
1950年美國心理學家湯普森曾做了一個母鼠試驗。將5只雌性白鼠放在一只箱子中,按響蜂鳴器的同時接通電流,讓白鼠遭受電擊。如此訓練多次,然后讓5只母鼠懷孕,自受孕后每天3次給母鼠放蜂鳴器,但不電擊,直至小白鼠出生,結果發現實驗組小白鼠行動呆板,且活動量小,膽小脆弱。
1976年7月28日發生的唐山大地震,不僅給唐山帶來一場毀滅性的災難,也使該市的孕媽媽遭受巨大的精神刺激。據華北煤炭醫學院醫生李玉蓉的調查研究,地震期間尚在母腹中的兒童,平均智商為84.43分,智商90分以上者占36.4%,而對照組平均智商為91.95分,90分以上者占50.7%,從對比中可以看出,這場地震的確影響了胎兒的智力發育,地震造成的親人傷亡、財產損失,必然造成當時孕媽媽心理上的強烈創傷,從而間接地影響了胎兒的發育。
人在認識周圍事物或與他人接觸的過程中,對任何人、事、物,都不是無動于衷、冷酷無情的,而總是表現出某種相應的情感,如高興或悲傷、喜愛或厭惡、愉快或憂愁、振奮或恐懼等。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情感或心情,在正常范圍內,對健康影響不大,也不會引起什么病變。《黃帝內經》里說:“有喜有怒,有憂有喪,有澤有燥,此象之常也。”意思是說,一個人有時高興、喜笑,有時發怒、有時憂愁、有時悲傷,好像自然界氣候的變化有時候下雨、有時候干燥一樣,是一種正常的現象。但是,內外刺激引起的七情太過,則能導致人發生多種疾病。
孕媽媽的情緒與胎兒的發育有密切關系。我國古代就認為孕婦的七情變化影響著胎兒出生后的性格。《竹村婦科》中說:“欲生好子者”,應“無悲傷,無思慮驚動”,“無大哀,無號哭”。這并不是沒有科學依據的。人的情緒變化與內分泌有關,在情緒緊張或應激狀態下,體內一種叫乙酰膽堿的化學物質釋放增加,促使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分泌增多。在孕媽媽體內這種激素隨著母體血液循環經胎盤進入胎兒體內,而腎上腺皮質激素對胚胎有明顯破壞作用,影響某些組織的聯合。特別是前3個月,正是胎兒各器官形成的重要時期,如孕媽媽長期情緒波動,就可能造成胎兒畸形或胎停育。
孕媽媽如何自身緩解焦慮?
1.做好充分準備。在孕前和孕早期,從心理和精神上做好各種準備,包括從心理上接受懷孕期特殊的變化,如形體、飲食、情緒、生活習慣變化,做好充足的準備,以及接受小生命誕生后有可能導致的家庭和生活問題,保證自己在妊娠過程中,能夠始終保持平和、自然的心情和愉快、積極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