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懷胎,準父母們希望一朝分娩,母嬰平安。但是,意外發生早產,并且發生在路上、車上……怎么辦?防止這種意外的院外爭娩呢?
近日無意中在晚報上看到一則圖片——在一個火車站前的廣場上,十幾把雨傘撐在空中,似乎將什么東西團團圍住。再細看圖片下面的說明文字才知道,原來是一位孕婦在廣場的空地上突然發生早產,而她身邊沒有家人。當時天正下著小雨,于是旅客和行人撐起雨傘,將產婦圍在中間,20分鐘后她產下嬰兒。然后救護車趕到現場,將產婦及嬰兒送往醫院。
家里分娩
在我近20年的行醫生涯中,碰到的或聽到的這類突發分娩事件并不少。火車上有之,飛機上有之,急診室門前更多,上述新聞中所述的只不過是一個普通例子。
要防止院外分娩,懷孕后就必須做好準備,懷孕期間選好要分娩的醫院,并在該院進行定期的產前檢查,以便有分娩先兆時能迅速到醫院,安全地生下小孩。
院外分娩對嬰兒可能會造成哪些不利影響呢?
有過陰道分娩經驗的婦女,想必一輩子也不會忘記在分娩過程中,最難受的是那不由自主的一陣陣腹痛。這其實是子宮在規律性地收縮,通過陣陣收縮逐步把胎兒逼出體外。一般情況下,在子宮收縮期間,胎兒會出現一過性缺氧,導致胎兒心率減慢。在收縮間隙期,胎兒心率恢復正常。但是,有部分產婦可能會發生異常,還有好多原因可導致胎兒缺氧(如果在醫院里分娩的話,在分娩的全過程中,醫生會用各種監測方法和監護設備密切觀察胎兒在子宮內的情況,發現異常及時處理,使小孩轉危為安。院外急產則因缺少監護,發生異常時沒能及時搶救,就有可能發生死胎、死產、新生兒窒息等意外。
另外,接生有嚴格的程序和應急措施,這些程序和措施均能協助產婦順利分娩,使母嬰安全,這必須由受過專業訓練的婦產科醫生或助產士來完成。比如胎兒出生后的首要任務是清理呼吸道內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暢。在院外則由于周圍人醫學知識的缺乏及器械的缺乏,不易做到這一點,容易發生新生兒窒息甚至死亡。若由于胎膜提早破裂引起臍帶脫垂的話,胎兒必死無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