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疾病因素
嬰幼兒由于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全,可能因一些疾病導致神經功能調節紊亂,因而造成小兒夜啼。另外,一些寄生蟲病如蟯蟲病,發病時夜晚蟯蟲會爬到肛門口產卵,引起皮膚奇癢,寶寶會煩躁不安,啼哭不停。一些慢性疾病如貧血、結核也會讓寶寶因難受而睡中哭鬧。感冒期間,由于寶寶發熱難受,鼻子不通氣呼吸困難,也會哭鬧。另外,腸絞痛發作也會讓寶寶夢中痛醒,哭鬧不止。對于這些原因造成的小兒夜啼,媽媽需要根除病根,積極防治,才能讓寶寶安然入睡。
4、寶寶受到驚嚇
寶寶情緒敏感,容易因驚嚇而半夜驚醒。若媽媽白天帶寶寶到人多嘈雜的公共場所,很容易讓寶寶受到驚嚇,或是情緒過于興奮,晚上睡覺時導致小兒夜啼。有時候寶寶因為缺乏安全感而感到害怕,需要媽媽耐心安撫。因此,媽媽應少帶寶寶去人多的公共場所,平日也要多抽時間陪陪寶寶,滿足寶寶的心理需要。
5、混亂的作息時間
有些寶寶白天里睡多了,晚上不愿入睡,即使睡了也不安穩,易醒易鬧。因此,媽媽要調節寶寶的作息習慣,逐漸讓寶寶養成白天少睡,晚上一覺睡到天亮,早睡早起的好習慣。這樣能讓寶寶睡得安穩,避免小兒夜啼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