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蕁麻疹有兩種類型
小兒蕁麻疹分成兩種類型:急性蕁麻疹和慢性蕁麻疹,其中以慢性蕁麻疹的治療困難度比較大。小兒急性蕁麻疹發病十分突然,可在一瞬間內皮膚異常刺癢,隨著癢感和搔抓迅速出現大小不等,形狀不一紅色、蒼白色的風疹塊;有的為環 狀,也可互相融合成大片,約 10分鐘到幾小時內很快消退,不留任何痕跡。若是小兒蕁麻疹持續復發超過六周則成為慢性蕁麻疹,致病原因則不一定和食物有關,其他很多因素都可能引起小兒慢性蕁麻疹。如溫度變 化、物理變化 (如搔抓 )、灰塵、花粉、絲襪等對局部皮膚產生的刺激、情緒引起血管緊張等等。像有人碰到冷水會過敏,有人碰到熱水會過敏,都可能引起小 兒慢性蕁麻疹。也有一半以上的患者可能根本找不到明顯的治病原因。
當寶寶出現蕁麻疹的癥狀后,媽媽要做的是嘗試尋找其原因。它的原因很多,可能是機體對魚、蝦、蛋、奶等食物過敏;也可能是青霉素、磺胺藥、預防注射疫苗引起的**反應;還可能并發于細菌、病毒感染以及對花粉、灰塵、羽毛及被昆蟲叮咬過敏;還有的蕁麻疹有家族性,屬于遺傳性過敏體質。家長應在醫生指導下耐心地查找引起蕁麻疹的原因,停服、停用引起過敏的藥物和食物;口服抗過敏藥物(如撲爾敏、非那根、苯海拉明等);外用爐甘石洗劑或0.5%石炭酸酒精止癢,以防嬰兒搔抓皮膚,因抓破而繼發感染時可涂抗生素軟膏。
父母應避免敏感性食物、藥物對嬰兒的刺激,只要注意衛生,避免出現蟲咬,治療各種內臟疾病,大多數蕁麻疹是可以預防的。
急性蕁麻疹發生后,醫生一般會采用撲爾敏進行治療。對嗜睡作用敏感的孩子和學習要求高度集中精力者可選用第二代抗組胺藥物。孩子瘙癢明顯時可外涂爐甘石洗劑,以防患兒搔抓皮膚。 維生素 C及鈣劑可降低血管通透性,與抗組胺藥有協同作用,可口服或靜脈注射;某些患者聯合應用H2受體拮抗劑如西咪替丁等有較好療效;對伴腹痛者可給予普魯本辛口服或654-2、阿托品肌注;病情嚴重者加用糖皮質激素;合并感染者應及時使用足量有效的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