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我們說,三口一蛋白的黃豆是蛋白質含量之王,但是由于它缺少蛋氨酸和胱氨酸,所以我們也不能每天只吃黃豆而不吃其他的蛋白質食物。故我們的飲食應該取長補短,以提高食物的蛋白質利用率。若再適量補充動物性蛋白質,可大大提高膳食中蛋白質的營養價值。
牛奶
蛋白雖好,且吃且控制。每天食用過量的蛋白質也并無好處,那么我們每天食用多少的蛋白質才為足夠呢?用直觀易懂,形象的說法表示即為一天一塊撲克肉,兩杯牛奶,一把豆子就可得到大約60-70公克的蛋白質,足夠一個體重60公斤的長跑選手所需。一塊像撲克牌大小的煮熟的肉約含有30-35公克的蛋白質,一大杯牛奶約有8-10公克,半杯的各式豆類約含有6-8公克。若是你的需求量比較大,可以多喝一杯牛奶,或是酌量多吃些肉類,就可獲得充分的蛋白質。
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人都適合大補蛋白質,比如說處于發燒當中的朋友就不適宜了。很多人誤以為發燒的時候吃雞蛋對恢復健康有利,事實上這種做法無異于火上澆油。發燒的病人吃雞蛋,會使機體內熱量增加,熱上加熱。雞蛋所含營養的確豐富,但不宜在發燒期間多吃,尤其是煎荷包蛋或炒雞蛋。這是因為雞蛋主要含有卵蛋白和卵球蛋白,是一種完全蛋白質,99.7%能被人體吸收。進食雞蛋后會產生一定的額外熱量,使機體熱量增高,加劇發燒癥狀。同時,也不要吃瘦肉、魚等高蛋白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