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米媽媽專訪:公益科普這條路會繼續走下去

編輯:Tina

    育兒過程中不妨嘗試站在寶寶的角度

  媽網我們正處在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育兒知識幾乎是隨手可得,同時我們也處在一個醫患關系緊張的社會,所以有不少網友矛盾疑惑,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到底是信醫生還是信自己。您作為一名兒科醫生,對網友的這些矛盾有沒有什么建議呢?

  蝦米媽媽:在信息傳播迅速的今天,年輕的父母們與父輩們相比,面前就有了更多的問題,也有了更多的選擇。盡管有一大堆的專家和教授指導你該如何如何去做,可是你會發現,他們的意見往往并非完全統一,反而需要你做出更多的抉擇。對于某一個家庭、某一個寶寶來說,適合的(方法)才是正確可行的(方法)!

  當遇到疑難或困惑時,可以多翻書多上網,也可以與專家直接溝通,但不必把書上和網上的話當做金科玉律,也不要被專家和教授的話嚇倒,還是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和已知的常識進行分析。在一些特殊情況下,父母們天然憑著對寶寶的慈愛,所做的一切,也會比套用一些空泛的育兒教條要有用得多。當你發現,書上網上或專家教授的話,不僅對你的寶寶無效,反而讓你感到無限的焦慮時,不妨相信自己的直覺,聽從你內心的意愿,試著去給予寶寶天然的愛。你會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自然地學會做父母,寶寶的健康成長會給你帶來信心,要相信自己。

  寶寶的生命力極其旺盛,他們的成長有著巨大的潛能,我們在育兒過程中所犯下的一些小錯誤,帶來的唯一的負面影響就是,會讓我們父母內心感到愧疚。新手父母看護寶寶時難免笨手笨腳,即使稍微有點差錯,不要太過于緊張,更不要相互責備,慢慢會得心應手起來的。我們需要學習和實踐育兒知識,但不必害怕犯小錯誤。當然也有時候,父母的照顧對寶寶的發展可能是幫倒忙的。因為時下能幫助我們輕松育兒的物品和機構實在是太多太多,我們又似乎總在以愛的名義限制和剝奪寶寶的基本需求和能力。假如你在一些問題上猶豫不決,不妨嘗試站在寶寶的角度,想象一下他們真正需要些什么,他們希望我們做什么。

  養育寶寶是一件富有創造性、充滿成就感的事,為人父母就是不斷成長和走向成熟的一個過程,我們也能從寶寶身上學習到很多東西,讓我們對自己、對世界有更進一步的理解。

  另外,希望大家在努力成為好父母的同時,也能夠相信身邊的醫生,與身邊的醫生有效溝通,讓寶寶在家人和醫生共同的護航下平安健康地長大。

分享到:

av福利导福航大全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