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步:送院復位
如果在脫臼后的幾個小時內不能讓關節恢復原狀,患處周圍的組織腫脹,復位就可能會存在一定的困難。所以,孩子意外脫臼后,應該盡快將其送到醫院,請專業醫生為其復位。但是,如果很不幸地,你們正處于一個不方便看醫生的環境,那么在緊急的情況下,家長也可以為孩子進行復位處理。以下以最常見的肘部關節脫臼為例詳細介紹一下:
讓孩子端坐(年幼不能端坐的孩子也可以由另一名家長抱著),家長和孩子相對而坐。將脫臼的肘部彎曲呈90度放在孩子身旁。家長一只手握著孩子上臂的下端以固定肩關節,并且將拇指放在橈骨頭的位置。另一只手握著孩子的手腕,連續做幾次前臂旋后動作。若聽見清脆的輕微彈響聲,或按壓孩子肘部,手指能夠感覺到彈跳感,就表明關節已復位。
第五步:復位后護理
脫臼復位后雖然關節恢復到原來的位置,受傷的韌帶或周圍的組織也還是修復愈合的,所以仍然要固定患肢2周時間,不宜做大幅度的活動。在此期間,注意不要讓孩子進行過度的活動,以免再次發生關節脫位而形成習慣性脫臼。
第六步:功能鍛煉
孩子發生的脫臼具有反復性和習慣性,發生一次后很容易反復發生。所以,在孩子脫臼康復后,家長應該多加注意,加強功能鍛煉。平時要引導孩子多做前臂旋轉動作,增加孩子上肢的肌肉功能和環狀韌帶的緊張度,有利于防止關節脫位。對于體質較差的孩子,應注意增加營養,適當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
【小編總結】孩子關節脫臼很常見,但完全可預防可避免。家長只需謹記一個關鍵點:避免用力過猛地牽拉、撞擊孩子的肢體。
關注【媽媽網】微信可獲取更多精彩母嬰資訊及福利:打開微信→添加好友→查找【媽媽網】or【mama_cn】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