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種關于獨生子女的錯誤認識
1、獨身子女都是自我為中心的——錯誤的育兒法無論是誰都會變成自私自利的
其實如果是孩子很多時候就會表現出自私自利的一面,但是如果剛好這個孩子是獨生子女的話那么就會把這個問題歸咎于獨生子女的原因。社會上對于獨生子女的偏見認為獨生子女都是自私自利的、缺乏社會融入性的。有時候其實正是因為這種偏見才造成獨生子女的種種問題的,是獨生子女還是非獨生子女這些都不不重要,重要的是父母與子女之間互相信賴的關系,以及父母恰當的育兒法才是孩子人生的基本。
2、獨生子女因為獨處的時間多,因此很寂寞——所有的孩子都需要獨處的時間
無論是獨生子女還是非獨生子女都需要獨處的時間。父母會因為覺得孩子孤單而對孩子產生歉疚之情,但是實際上無論是獨生子女還是非獨生子女都需要獨處的時間,孩子需要通過獨處的時間來完成同自己的良性競爭,并以此獲得成就感。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是需要自己獨立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時間的,但是現在很多的父母反而不給小孩獨處的時間,讓他們參與到父母主導的游戲中,這也是近年來備受到指責的一點。
獨生子女的有利點
在德克薩斯大學一項針對500名獨生子女的調查中發現,獨生子女在領導力、成熟度、社會融入性、安全性等16項調查中,大部分都顯示出了比非獨生子女更好的結果,其中在成功動機、自尊心這兩項調查中分數尤為突出。獨生子女自律性、 抱負、動機水準都更高、對自我的認識更強。為了試驗結果的準確性,在這項研究中還做了了針對11~19歲小孩的問卷調查, 問卷調查也顯現出來同樣的結果。獨生子女一般來說都具有更高的自律性、抱負,以及自我認識。那些認為獨生子女社會融入性差、無法適應生活的想法,都是沒有任何根據的偏見,并沒有科學根據。
反而是獨生子女比非獨生子女人際關系更出色;更具有獨立人格的研究結果非常多。其實只要仔細觀察一下這些專家所說的獨生子女的優點,就會讓我們對獨生子女的偏見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