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不以收回對孩子的愛為手段
“嚇唬教育”不能成為主要的教育方式,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們應該試著去理解孩子,用足夠的耐心和愛心去引導孩子,不要讓我們孩子的心靈過早的裝上恐懼,憂慮和自卑。
1、溫柔的引導遠勝于虛無的嚇唬
Happy想要某個玩具賴著不走,我不會采用:“你走不走,你再不走媽媽就不要你了”然后大步離開的方式嚇唬他。
而換一種解決方法,“等你生日的時候,媽媽就把這個玩具送給你當生日禮物,媽媽和你拉鉤,但是,你現在不可以哭鬧,這樣一點都不“男子漢”。
通過溫柔的引導,讓Happy安靜下來聽我講話,理解之后乖乖的收起眼淚跟我回家,并且即便Happy過后忘了這件事,我之后也會兌現承諾。
2、一起商量定規則,一起遵循做榜樣
小孩看動畫片,總是欲罷不能,所以每次在陪Happy看動畫片之前,我會跟他商量好:就看兩集,一結束我們就得關掉,等下次再看。并且在他答應之后才開始看。
那兩集結束后他鬧著要接著看,妥不妥協呢?我從來都不妥協,因為規則是一起商量的,不應該輕易破壞,而且一旦破壞了,孩子以后就會覺得規則并沒有那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