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黃疸,還有其他的治療方式嗎?
不是所有的寶寶黃疸,都只能通過茵梔黃來去黃,我們還可以有更好的方式選擇,比如照藍光。將寶寶放在藍光環境中,降低血清膽紅素水平,這也是一種非常安全的去黃方式。
但這是在寶寶被診斷為病理性黃疸的情況下,如果是生理性黃疸,那就無須太過擔心。
怎么分辨寶寶是生理性還是病理性黃疸?
大約60%的足月兒,80%的早產兒都會出現有肉眼可見的黃疸,所以新生兒黃疸其實是一件很普遍的事情。對絕大多數寶寶來說,血液膽紅素高是良性的,但是如果體內膽紅素過高,就可能會對大腦神經的發育有不好的影響。
生理性黃疸:
一般在出生后2-3天時開始出現,通常先出現在面部,隨著膽紅素水平的增加而轉移到胸部、腹部、手臂和腿部,甚至眼白,4-5天時達到高峰期,7-10天左右會慢慢消退,如果是早產兒,可能會持續更長時間。生理性黃疸無需特殊治療。
通常認為:足月兒血清膽紅素<221μmol/L(12.9mg/dl),早產兒血清膽紅素<256μmol/L(15mg/dl)
*數據來自《兒科學》第8版
病理性黃疸:
出現時間比生理性黃疸早,寶寶出生24小時內就會有,持續的時間也更久,達2-3周甚至更長時間。
病理性黃疸建議及早檢查治療,嚴重的會對寶寶神經系統造成損傷,甚至引發永久性后遺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