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肉類食物——肉類食物往往意味著高脂肪高蛋白。從脂肪中消化分離出來的脂肪酸和鈣相結合,形成不溶性的皂鈣,使鈣的吸收率降低。適宜的蛋白質有利于鈣的吸收,但如果蛋白質攝入過多,超過人體需要時,會使尿鈣排出增多而出現負鈣平衡,即使補充再多的含鈣食物也無濟無事。因此,家長要讓孩子從小養成葷素合理搭配的飲食習慣,同時控制孩子吃高鹽高脂高糖的食物。
4、草酸食物——有些植物性食物中的草酸、植酸、膳食纖維容易與鈣元素結合,形成不被腸道吸收的物質排出體外,妨礙鈣的吸收,攝入過多甚至會得“軟骨病”和“骨質疏松癥”。所以,給寶寶食用時要注意烹調方法,例如用開水將菠菜焯一下,將草酸釋放出即可。
誰促進了身體里的鈣吸收,讓寶寶的骨骼更強壯?
1、維生素AD——據相關數據顯示,如果沒有維生素D的參與,人體鈣吸收的比率達不到10%。維生素D是促進鈣的吸收和利用的重要物質,可以促進腸細胞對鈣的轉運,使鈣質更容易、更快速地被吸收進入血液并到達需要鈣質的器官——骨骼和牙齒,使它沉著在骨,促進骨骼鈣化以增加強度。而且維生素D還能促進腎小管對鈣的重吸收,減少尿液中鈣的流失。所以,鈣和維生素D是增強骨骼強度的“黃金搭檔”。不過,要想寶寶身高增長,也不能忘了關鍵營養素維生素A的補充,維生素A能促進蛋白質的合成、骨細胞的分化以及生長激素的分泌,有利于長骨生長發育,促進骨骼發育,幫助寶寶長高。維生素D是全球性的營養缺乏問題,我國又屬于維生素A中度缺乏國家,且兩者在日常飲食中無法攝入充足。因此,我國專家建議寶寶出生后需要每天額外補充維生素AD,服用方法很簡單,每天1粒伊可新并堅持到3歲,能有效促進寶寶骨骼發育,提高免疫力,助力寶寶健康成長。
2、適當運動——運動可以促進鈣的吸收利用和骨量沉積,使骨骼更加強壯。寶寶經常進行戶外運動,還有利于新陳代謝(特別是鈣、磷代謝),促進寶寶體內鈣質吸收。而適量運動又可以增強食欲,促進胃腸蠕動和消化,提高寶寶對營養物質的吸收率,并促進骨骼的鈣化。此外,運動還能增加骨皮質的血流量,有利于血液向骨骼內輸送鈣離子以及破骨細胞向成骨細胞轉變,以促進骨骼的形成。不過,家長也應把握好尺度,根據寶寶的身體狀況制定適宜的運動計劃。
如果家長還在給寶寶吃這些偷鈣食物,可要趕緊改正哦!補鈣要“知其可為”,也要“知其不可為”,避免陷入補鈣盲區,才能給孩子一個健康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