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內生存著數以億計的細菌,包括有益菌(益生菌)、有害菌、中性菌三大菌群。其中,益生菌是主要定植于人體腸道內,能產生確切健康功效從而改善宿主微生態平衡,發揮有益作用的活性有益微生物。當發現身體里有害菌占多數的時候,就要注意補充益生菌來增加體內的有益菌,以達到腸道健康平衡狀態。對于“身嬌體弱”的寶寶來說,益生菌更是名副其實的“健康守護神”,如果出現以下身體反應,那就說明寶寶缺乏益生菌了!
缺不缺益生菌看這些表現,別說你家孩子不需要!
1、腸道“作亂”不停
寶寶腸胃“亮紅燈”,出現便秘、腹瀉、消化不良等健康問題是常有的事。在家長眼里,這些腸胃問題是由于飲食、氣候、環境等外在因素所致,其內在原因卻往往被忽視,也就是腸道菌群失衡。正常情況下,人體內的有害菌和有益菌(益生菌)數量處于平衡狀態,一旦受外在因素影響平衡被打破,有害菌便會大量繁殖,肆意破壞,釋放毒素,增加產氣,進而影響腸道機能正常運轉,腹脹、腹瀉、便秘都可能發生。所以,如果寶寶的腸道總是“不安分”,經常出現各種問題,就需要及時補充益生菌調理了。
2、疾病經常“上門”
眾所周知,寶寶的免疫系統尚未發育完全,很容易被細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入侵,生病幾率比成年人高得多。但這跟益生菌有什么關系呢?在人們的固定印象中,腸道負責消化吸收,殊不知它也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為人體釋放大量免疫因子,腸道菌群則在調節免疫系統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如果寶寶腸道內益生菌數量不足,將難以與有害菌進行抗衡,腸道屏障功能也隨之減弱,外來致病菌將大舉入侵,與腸內有害菌一起,降低寶寶的抗病能力。此外,通過補充益生菌也能刺激腸道內的免疫機能,將過低或過高的免疫活性調節至正常狀態,同時分泌粘膜抗體SIgA,全面提高寶寶自身抵抗力,這種免疫調節作用對抑制過敏性疾病也有幫助。如果寶寶腸道菌群失調,免疫失衡,濕疹、過敏性鼻炎等過敏性疾病就會趁機出現。
3、營養“石沉大海”
寶寶生長發育需要大量營養支持,父母對于寶寶的營養補充工作也格外重視。但很多時候,盡管家長在寶寶飲食上花費了大量財力、精力,補進去的營養卻“石沉大海”,寶寶依然出現了營養不良的情況,這可能與寶寶體內益生菌數量不足也有關系。要知道,食物的消化吸收與腸道是脫不開關系的,經常食用益生菌為腸內有益菌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提高腸道整體機能,更能提高營養吸收利用率。此外,益生菌還能產生多種營養物質,包括維生素B1、B2、B6、維生素K及短鏈脂肪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