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維生素A和維生素D卻是嬰幼兒階段最易缺乏的營養素,我國寶寶整體維生素A攝取量普遍偏低,0-6歲兒童合計超過50%存在維生素A缺乏問題,6個月內的嬰兒維生素A缺乏率更高達80%。鑒于存在諸多影響維生素AD攝入的因素,為了滿足寶寶生長發育的需求,應從寶寶出生起按照醫生建議補充伊可新維生素AD制劑,持續補充到3歲,堅持AD同補,讓寶寶達到甚至突破遺傳身高!
運動能力“拖后腿”
長期過量飲食容易導致寶寶肥胖,加重心肺功能負擔,導致活動時容易氣喘、心跳加快,也更容易勞累,漸漸地孩子就會變得不愛運動。越不愛動就越容易發胖,長此以往,寶寶的運動能力會比同年齡段的孩子落后,身體素質也會受到影響,最終帶來免疫力低下、發育遲緩等一系列不良后果。要終結這個惡性循環,就要保證孩子的規律飲食,從小培養寶寶愛運動的好習慣,勞逸結合讓孩子各個方面受到鍛煉,使其肢體變得更協調,幫助提高身體素質,讓寶寶真正長得高、身體棒!
小心牙齒“遭殃”
很多家長都想不通:為什么對糖果飲料“嚴防死守”,寶寶的牙齒還是遭了殃?事實上,并非只有糖果飲料容易導致蛀牙,任何含有糖或淀粉的食物在被細菌分解后,都會產生酸性物質侵害牙釉質,繼而誘發齲齒。可寶寶常吃的食物里大約90%都含有糖和淀粉,難道這些都要一刀切嗎?顯然這是不現實的。引發齲齒的因素除了食物里所含糖的類別、數量和粘滯性,與牙齒接觸的時間長短也很關鍵。一天到晚不停嘴的寶寶,往往都是邊玩邊吃,牙齒長時間被浸泡在“臟亂”的環境之下,自然容易產生脫鈣及齲蝕。所以,為了防止寶寶蛀牙,要減少含糖食物的攝入,改掉寶寶的不良飲食習慣,少吃零食,做好口腔清潔工作,同時加強鈣和維生素AD的補充,促進牙齒和骨骼發育,使牙齒更堅固,減小寶寶患齲的風險。
有時候,那些看上去“好養”的娃,并不是真的好養,凡事過猶不及,一切尊重科學,寶寶的健康才更有保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