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營養:寶寶的生長發育更優秀
除了寶寶性格的培養,營養指標也很關鍵。近年來,我國政府越來越重視兒童早期綜合發展,生命早期1000天的營養更是重中之重,要知道嬰幼兒期如果營養不足,不只影響生長發育,還會影響未來的學習、工作能力,還會增加成年后慢性疾病的風險,所以,0-3歲的營養一定要全面均衡,注意關鍵營養素的補充,家長們不要以為有了媽媽就萬事大吉了哦。首先母乳能夠提供多種營養素,但是母乳存在維生素A和維生素D含量不足的問題,六個月以后母乳中的鐵、鋅含量也會驟減,僅靠純母乳喂養,是很難滿足寶寶生長發育需要的。另外,對于下得廚房的媽媽來說,再豐富的輔食也達不到寶寶每日維生素A推薦攝入量。加之寶寶6個月后進入“免疫功能不全期”,容易生病,而患病期間維生素A大量丟失和消耗,多重原因導致我國整體0-6歲兒童維生素A缺乏率高達50%以上,而0-3歲嬰幼兒共計超過70%存在維生素D攝入不足的問題。而維生素AD不僅關系到寶寶的骨骼和牙齒發育、免疫力完善,維生素A還對視覺發育、智力發育有幫助,更重要的是維生素A促進造血功能完善,預防缺鐵性貧血,寶寶健康成長真是離不開維生素AD。
因此,我國權威機構和指南建議:寶寶出生就要開始補充維生素AD(如伊可新),持續補充到3歲,發揮1+1>2的補充效果,全面科學的為寶寶提供營養干預以及科學合理的日常護理,為孩子的智力發育和身體健康打下堅實的基礎。
靠習慣:寶寶未來更可期
有了極高的雙商和強健的身體,寶寶只差一個良好的習慣就完美啦。良好的習慣就是做有益于自己、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會的事,并長期堅持,成為習慣性行為。有一個好的習慣,孩子將來才能積極面對生活、與他人友好相處,才能有社會認同感、高度責任感。好習慣的養成離不開父母的言傳身教,父母生活中的言行舉止、為人處世對寶寶有潛移默化的作用。而且0-3歲嬰幼兒有很強的模仿行為,父母在這段時期一定要注意自己言行舉止,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
孩子的成長不僅僅只是母親的責任,也是父親的責任。只有父母共同相伴才能給孩子一個完整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