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稱小學生為震區捐款不夠多被罰寫3倍作業

編輯:南嶺雪 | 出處: 騰訊網

  擔憂

  孩子認為捐錢越多就是愛心越大

  當捐款成為“愛心綁架”,讓不少家長很擔心。在他們看來,最可怕的是,在孩子的觀念里,捐錢多少已經和愛心大小掛了鉤。

  家長劉先生說,他的鄰居沒有工作,以前是印刷廠工人,后來下崗了,靠低保度日,有個女兒上二年級。有一次回家,和家長說要100元捐給貧困山村的小朋友,說同學都是100元,她也要100元,不然同學會笑她沒愛心,會破壞班級榮譽。她爸爸沒辦法,硬擠了100元讓她去捐款了。

  他說,捐款獻愛心,本無可非議,但是讓學生去捐,是不是有點問題呢?畢竟他們沒有收入,他們是靠家長養活的。所以,這次學校讓給雅安地震災區捐款,他就鼓勵讀五年級的兒子捐零花錢?!白钆潞⒆诱J為捐錢越多就是愛心越大?!?

  24日,@央視新聞發評論稱,強制學生捐款本身是一種偽善,其實是讓家長掏錢,不僅不會培養出孩子的愛心,反而造成孩子把捐款的多少與愛心的大小畫等號,把“有錢”作為“有愛心”的前提,讓孩子承受“不捐款”和“少捐款”可能影響“集體榮譽”的壓力,而這正是對慈善的誤解和公眾參與慈善熱情的傷害。

  鄭州市教育學會學習心理研究會主任王海勇說,他在學校講課時,就對組織捐款的人說,學生沒經濟來源,要捐只能捐零花錢,不要問家里要,但某些學校往往有攀比行為,學生真拿零花錢了,有老師會說:“你就捐那幾塊錢?”對學生是一種很大的傷害。

  他說,捐款本身對孩子是好事,不能因為孩子攀比,就否定捐款這件事,應該思考的是如何規范捐款制度和原則,反思我們的教育制度。

分享到:

av福利导福航大全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