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網評論】曬胎兒性別引羨慕嫉恨?姚晨刪博有因

編輯:miya

  但是,胎兒的性別真的可以做到不被非法鑒定嗎?當然不。相信媽媽們都聽說過不少這樣的實例:托相熟的醫生給照B超、給醫生塞紅包以求得性別暗示、去香港甚至國外做性別檢測等等。那么姚晨該條微博的“先發后刪”,就顯得意味深長:她并不想引起指責,與其說指責,不如說嫉妒、憤恨。網友表面上是在指責姚晨“做性別鑒定”,事實上是在憤恨為何你可以,而我不能?為何你有條件提前知道胎兒性別,而我就必須通過各種猜測直到分娩才能“開獎”?


姚晨的孕婦照

  說姚晨刪除微博,并非懼怕“指責”,是因為她完全沒有基于重男輕女思想而產生的任何不良動機--這是觸動網友敏感神經的第一要素。但是,對姚晨來說,顯然完全沒有必要通過做這種檢測來做“選擇”,如果她及丈夫對孩子的性別有所期待,也完全有能力像李亞鵬一樣,只要夫妻雙方達成共識即可,社會撫養費對他們來說不是問題,再或者像大多數超生的明星一樣,移民即可。網友們會有一種潛在認識:有錢人想怎么生都可以。而姚晨恐懼的,大概也正是網友的這種認識。所以說,刪除微博只不過是不想引起網民群發的“羨慕嫉妒恨”,而無關乎腹中胎兒性別本身。

  說完姚晨,再來說說李亞鵬,雖然李有強調說王菲只是“同意”并未“實施”,這是兩個概念,但是公眾們很容易由此生發猜想:如何確定一定會生兒子?人工受精或是其他什么手段?同樣的,在指責李藐視獨生子女法的背后,事實上是公眾的不平:為什么有錢就可以想生多少生多少?為什么有條件就可以選擇孩子的性別?

  說到底,對兩條明星八卦新聞的關注和討論背后,實則是民眾對生育資源不平等所做出的群體性情緒發泄。當法律條款變成擴大貧富差距的工具、激化貧富矛盾的推手,這種敏感話題一出即會成為焦點。

分享到:

av福利导福航大全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