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一晚僅需1度電”受質疑 被指忽悠
編輯:chenglian | 出處: 網易
面對實際使用中的耗電量可能與實驗室鑒定結果存在的偏差,美的方面稱:“有實驗室的數據,有第三方檢測,表示權威專家是認可的。”
美的方面還補充,2012年7月,美的新節能系列空調(尚弧26KB)通過國家權威的第三方專業機構檢測驗證,在“ECO”節能運行模式下,一晚8小時的制冷耗電量為0.998千瓦時;2012年12月,美的新節能系列空調“ECO”節能技術被中科院院士領銜的技術委員會鑒定為“國際領先”水平;這項技術現正在申請發明專利。
新華社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發現,對美的“一晚1度電”進行鑒定的技術委員會,是由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學教授陶文銓牽頭的,包括多家高校和科研院所的7位專家教授。
其中,陶文銓向新華社記者介紹,在參與鑒定過程中,他確實親眼看到了空調壓縮機低頻運轉的情況,壓縮機轉速低到一秒鐘轉一圈,這時候空調耗電量已大幅度降低,之后包括他在內的專家便對此進行了評定。但對于這份鑒定是否具有權威性,陶文銓表示自己并不清楚。
“基因”、“納米”成高科技忽悠熱詞
實際上,夸張的廣告宣傳不僅僅出現在空調領域,近年來,各種打著“高科技”旗號的誤導性廣告層出不窮。
媒體報道,山東東明縣經營熱水器的張某,為了使自己經銷的太陽能熱水器好賣,將普通的太陽能熱水器賦予了“高科技”概念,邪乎地說自己所經銷的產品采用了航天納米級鍍膜技術。結果,這事被市民舉報。面對工商部門的調查,張某只得承認,所謂的航天技術,其實是他為了擴大銷量而編造出來的一個幌子,沒有任何科學依據。
有人還對虛假的“高科技”詞匯做了一個總結,發現“基因”、“納米”、“離子”、“超導”等高科技詞匯成了不法廠商忽悠人的“熱門詞匯”。
而這衍生了很多“基因”、“納米”、“離子”、“超導”產品。光說納米,商家就“發明”了“納米能量杯”、“納米能量褲”、“納米衣服”、“納米汽車膜”等一系列“納米”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