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范文被指“瞎編” 教育考試院:不應過分苛責
編輯:chenglian
熊丙奇認為,要真正杜絕高考作文里出現失實論據的情況不可能,即使是《科學》《自然》這些著名刊物同樣會收到造假文章。如果真要提解決的辦法,只能多引導學生對論據運用要提高重視,嚴格訓練,對有可能出錯的論據要強調不能寫。本質上而言,錯的論據其實就是造假,這在論文寫作中是非常嚴重的事情。另外,在公布范本之前閱卷老師要反復核查,多考證,看看論據有無問題,論點是否立得住腳。
← 分析
網友:“高考優秀作文5處論據失實”
名叫“SY SU -羊習習”的網友是中山大學國際商學院的大一學生游昊翔。他在長微博中說,經粗略閱讀后,驚訝于文中提到“培根說‘善性是人性與神性最相近的地方’”等論據,因此與室友考證數小時發現短短800多字作文,4處事例論據或名人名言引用是子虛烏有或憑印象隨意陳列,1處明顯默寫錯誤,“試問電腦前的各位老師、學生,假如你們給這種作文評分,你們會給多少分呢?涉及到的是引用論證中最基本原則,真實可信。”
截至昨晚,游昊翔發的長微博已有8000 多條轉發。游昊翔在微博上補充道:“無意針對本文作者,就事論事,只想引發一些思考。對錯交與大家評判。考生在高壓臨場作文中出現一兩處失誤完全可理解,老師工作量大無暇細看可理解,但把它堂而皇之放在考試院公布的高考優秀作文首篇,絕對不妥。”
“培根曾說,善性是人性與神性最相近的地方。”
點評:培根沒說過這句話。網絡用哪怕“培根善性人性神性作文”模糊關鍵詞搜索,沒發現與此句相似名言。
“慈善,不僅僅是助人,更重要的是‘省人’。倘若今日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得到一碗免費的食物,而非勞動得來,那么他大概也會像眾多饑民一樣瀕于困頓。”
點評:作者引用的疑似人教版語文小學四年級課本中的經典文章《尊嚴》,講述的是石油大王哈默逃難時,不愿不勞而獲而拒絕施舍食物的故事。
“亞圣孟子有云:嗟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點評:應為“蹴爾而與之”。這篇文章為語文高考需要背誦的文章,在古詩詞默寫中,一個字的錯誤,即是全句失分。
“生前曾被媒體批評‘一毛不拔’的史蒂夫·喬布斯,去世后被發現賬上曾有一筆對斯坦福大學的高達25億美元的巨額捐款,而且是匿名的。”
點評:喬布斯曾進行過慈善捐款?網上不乏傳言,但沒有一個經過官方確認,數額都未超過25億美元。
“我們都是蒼穹下奔碌于浮世的小人物,我們的小慈善無法像蓋茨夫婦消滅天花病毒那樣一揮而就。”
點評:世界上最后一次大規模消滅天花的活動始于1967年,那時蓋茨才12歲。從時間等方面嚴格推算,所謂“蓋茨夫婦”與“消滅天花”似乎并無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