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學區房供不應求:中關村周邊每平米13萬
編輯:南嶺雪 | 出處: 網易
“這是業主要求的凈得價,還不包括個稅等稅費,稅費要求購房者承擔。”李強稱。根據房本顯示,該房源業主房本的購買總價是6萬元(房東于95年購置),這個價錢目前甚至不能買同樣小區一平米。
李強介紹,由于目前該房源出售單價遠超業主當初的購買總價,購房者可能需要繳納17萬左右的“20%個稅”(按照北京市對于20%個稅繳納規定,這套房有可能在建委房屋登記系統能夠查到原值),再加上中介營業稅費等,購買該套房產最好要做出400萬的預算。
而這還并非海淀區的核心區域。記者調查發現,中關村一小附近的學區房一居室單價已經普遍漲到9-9.5萬元/平方米之間,兩居室普遍漲到8-8.5萬元/平方米之間,三居室在7.5到8.5萬元之間不等。這些均屬于相對真實的市場價。
但值得擔憂的現象是,由于業主瞄準了學區房的稀缺性因素,報價還在不斷飆高。記者在鏈家地產二手房系統看到,目前中關村周邊的學區房最高報價已經飆升至13.28萬元/平方米。當然,如同鏈家地產林倩所言,“業主自認為有傾向性的賣高價不能代表市場行情。”
近日,微博上曝出鄰近故宮的一套報價1.3億元、面積400平方米的“學區房”就引起了網民熱議。據傳,購買這套位于景山東街的四合院可以上“北京最牛的小學”。今年3月,位于北京市海淀區五道口的一套37平方米、報價350萬元的“學區房”就曾被網友戲稱為“宇宙中心”。但最終調查證明,這些均為業主不誠意出售的過高標價。
記者調查中也發現,由于并不急售,有相當一批報價明顯高于市場價的學區房,實際上并不屬于業主誠意出售房產,而是業主試探市場行情的一種方式。
僧多粥少
造成學區房備受青睞的主要原因就是持續加劇的供不應求現狀。
4月28日,北京市公布了2013年北京義務教育階段入學辦法,將嚴禁適齡兒童通過面試考試的方式入學。據了解,今年政策基本上和往年保持不變,凡是2007年8月31日以前出生,并且具有北京市常住戶口的市民兒童可以就近登記入學。小學首先是接受服務片區內的學生,嚴禁小學以面試考試等形式來登記入學。
但和往年不同的一點是,今年北京市對于全市小學入學的孩子將進行先期的信息采集,學齡人口信息采集系統在北京全市的所有區縣聯網,每個學生只能在一個片區登記,并且獲得唯一的登記號碼,而這樣是為了防止有學生重復報名或跨區擇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