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質監局通報抽檢情況 20多種食品檢出致癌物
編輯:chenglian | 出處: 騰訊
不少熟食零食二氧化硫超標
不合格色素的使用成為另一個集中的問題
吃貨們要注意了,在檢驗結果中,不少食品都“中槍倒地”。其中,3批次醬腌菜、兩批次蜂蜜、5批次糕點、3批次調味料、4批次炒貨被曝出不合格。與此同時,糖果、冷凍飲品、蜜餞、茶葉、餅干以及膨化食品等也都有產品登上質量黑榜。
其中,問題較為嚴重的有,由廣州市寶豐興隆商業有限公司生產的寶豐牌雪耳,和中山市神灣鎮益隆食品廠生產的新益隆牌糖漬山楂均被檢測出二氧化硫超標,此外,腌菜也是“二氧化硫殘留”的重災區“標興”牌潮汕咸菜,“萬綠寶”牌酸蘿卜以及“記華”牌金華咸菜都被檢測出殘留超標。從醫學角度來看,二氧化硫可被吸收進入血液,對全身產生毒副作用,它能破壞酶的活力,從而明顯地影響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質的代謝,對肝臟有一定的損害。動物試驗證明,二氧化硫慢性中毒后,機體的免疫受到明顯抑制。
食品不合格的另一問題集中在不合格色素的使用。佛山市順德區容桂榮昶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荷花卷”被檢測出“檸檬黃”與“日落黃”,佛山市順德區李禧記輝蟲朋蟲少食品制造有限公司分公司生產的“李禧記”牌紫菜肉松杏仁餅也被檢測出“日落黃”,此外,潮州市萬亨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萬亨”牌果汁味豬肉脯則被檢測出“日落紅”。該三種人工色素在檢測標準中均被設置為“不得檢出”。危害方面,大量的研究報告指出,幾乎所有的合成色素都不能向人體提供營養物質,某些合成色素甚至會危害人體健康,導致生育力下降、畸胎等,有些色素在人體內可能轉換成致癌物質。危害包括一般毒性、致瀉性、致突性(基因突變)與致癌作用。
零食包裝膜被檢出苯超標
苯具有蓄積性,人體一旦攝入就很難排出
羊城晚報記者發現,此次食品包裝已成為檢測不合格的一大原因。七類零食包裝膜被檢測出溶劑殘留量苯類超標,其中,潮安縣東洋工貿有限公司生產的酸角糕食品包裝膜和沙琪瑪食品包裝膜、潮安縣庵埠大干金星彩印廠生產的金牌吐司面包包裝膜、香姑肥牛食品包裝膜,潮安縣庵埠和藝彩印廠生產的小丸煎餅食品包裝膜和潮安縣森利來印務有限公司生產的干吃湯圓包裝膜等均被檢測出溶劑殘留苯。
據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環境衛生監測所的專家介紹,苯和甲苯、二甲苯等苯系物都是有毒物質。苯類溶劑由于毒性較大,已被美國FDA列入可致癌化學品中,此類溶劑如果滲入皮膚或血管,會隨血液危及人的血球及造血機能,損害人體神經系統,甚至導致白血病發生。殘留在包裝內的苯類溶劑,易被包裝內的食品吸附,導致食品污染。由于苯具有蓄積性,人體一旦攝入就很難排出,因此日積月累達到一定量,會增加人體致癌的可能性。目前,歐洲及日本都已規定在食品包裝中不得使用含苯的原材料。在我國,目前仍然允許使用微量含苯等有害物質的食品包裝材料,但有嚴格的標準要求:食品包裝用塑料復合膜(袋)產品中苯系溶劑殘留量≤2mg/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