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嬰被父親扎4根針續:其母否認動機為無知迷信
編輯:南嶺雪 | 出處: 新浪
而卜衛認為,反女童家庭暴力“不只是一個法的問題”。
“我們不能忽視社會重男輕女的意識形態,是它很大程度上導致了對女童的各種侵害。”卜衛說。
至今為止,警方尚未公布國國父親的作案動機。據媒體采訪知情人,目前對原因有兩種猜測:一是“往女孩身體里扎針,下一胎生男孩”的無知迷信,二是“懷疑女兒并非親生”。目前,該兩種猜測都被國國母親、祖父母否認。
中青輿情監測室抽樣統計,超過半數的網友在評論中提及了“重男輕女”這一關鍵詞。網友楊毅感嘆:“愚昧,讓世界如此可怕。”
在現有的計劃生育政策下,“重男輕女”的傾向加重了部分人對女嬰生命的漠視。網友“王豐”就反思:“即使我們80后一代,很多農村地方家里有兩個孩子的,多是姐弟,鮮有兄妹,可以想想這是為什么。”
“這不是農村才有的,我們整個社會從意識到財產分配制度,都有重男輕女的傾向,形成了這種文化。”卜衛說。
目前,小國國已轉入普通病房,恢復良好。
“我國的《未成年人保護法》中沒有強制性規定,沒有明確什么情況一定要由政府部門或福利機構帶走托管。”方剛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
據學者介紹,在歐美國家,有法律規定,政府機構可以介入家庭暴力,暫時剝奪施暴家長的撫養權。我國未成年人保護領域的法學專家也開始討論這個問題。
“但對于什么程度下能夠帶走孩子、讓孩子脫離家長的照顧,一直有爭議。到底哪種方式對孩子的成長、心理健康更好?這個度是很難把握的,學術界沒有形成普遍共識。”方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