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父親
兒子讓我既感動又心疼
華西城市讀本:當兒子提起要帶你到達州的時候,你有沒有猶豫過?
吳全民:他在7月份收到錄取通知書的時候,就已經做好了帶我到達州的打算。我當時拒絕了,怕耽誤他學習。之后,他一直在勸我,說怕走了沒人照顧我。我考慮了5天,最后才答應了他。我了解他的個性,只有跟他走了,他才安心。
去年8月,我生病之后,就一直是孟嶸在照顧我,那時候他還在讀高三,為了照顧我他還休學半年,每天守在我身邊。那時起,他就開始向醫院的護士學按摩、學針灸,自己親手為我做這些事。天氣熱的那幾個月,每天晚上都要給我翻身,他根本沒辦法睡好覺。
華西城市讀本:有人說“久病床前無孝子”,吳孟嶸可以做到一直這樣照顧你,是不是和你小時候對他的教育有關?
吳全民:在孟嶸兩歲的時候,我跟他媽媽離婚了,他一直跟著我長大。離婚后,也有人建議我再娶一個,我怕再婚后,后媽會對孟嶸不好,所以便沒再娶。我帶著孟嶸,直到他讀高中,我才到外地打工。
華西城市讀本:從去年8月到現在,吳孟嶸一直在你身邊照顧你,讓你感觸最深的是什么?
吳全民:我心里覺得很愧疚,我時常在想,要是我能夠自己走路就好了。他才19歲,每天除了上課還要照顧我,我要是能走路,可以出去打工,給他掙點學費。
現在他上學時,我一個人躺在床上,腦子里就浮現出他照顧我的畫面,我心里特別感動,但又心疼他。
對話兒子
面對選擇 我會選父親
華西城市讀本:你每天既上課又照顧父親,會不會影響到學習?
吳孟嶸:在學校上課的時候還是會擔心爸爸,但上醫學專業課時,我就會特別注意針灸、穴位、消化系統方面的知識,下課和老師交流,提出我在照顧父親時遇到的問題。我會控制自己,不往消極的方面想。
華西城市讀本:學臨床醫學是為了父親嗎?吳孟嶸:因為爸爸的病,更堅定了我學醫的念頭。高三填志愿時,我所有志愿都填的是臨床醫學專業,我想學好這個專業,以后治好爸爸的病,讓他能夠站起來。
華西城市讀本:有沒有想過,如果父親沒有生病,自己的大學生活會是什么樣的?
吳孟嶸:我之前想到北京或上海上大學。高二假期時,我到北京打工,當時一有空閑,我就到國家圖書館去看書或去聽講座。當時我對大城市有向往。
華西城市讀本:那現在的大學生活,會不會覺得難以承受?
吳孟嶸:每天會累,但一覺醒來就又有勁了。照顧爸爸,我會忘了自己,心里想的就是怎樣按摩、扎針、拔火罐他才舒服。他生病可能對我來說是困難,但我沒有想過放棄,我覺得這是上天給我的一個盡孝的機會。
華西城市讀本:對于未來,有什么期待?吳孟嶸:我想專升本繼續學醫,學更好;我還想過出國學醫。但非要在一個出國機會和父親之間選擇,我還是會選父親。我走到哪,就要把他帶到哪。對于以后,我沒多想,先做好眼前的,最近就是希望爸爸能正常大便,按我說的主動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