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送來的孩子身份成謎
金老師告訴記者,看上去沒什么問題并不代表他就真的身體健康。而且,有的時候遺棄嬰兒也不一定是因為身體上的缺陷。“他的父母不要他肯定有什么原因吧,具體的我也不太好說。”金老師還表示,因為“安全島”里設置的延時報警裝置,在探測到有人進入以后3分鐘才會響起警報,所以院方也搞不清究竟是什么人把孩子送來的。
記者在現場也走訪了附近的攤點、小店,可里面的人都說當時天色昏暗,又都在忙著自己的事情,沒有注意到是誰把孩子送進去的。
有市民推測,能在投入使用第一天,而且是這么短的時間里就把孩子送進去,那應該不是巧合。這個人可能已經在附近觀察了好幾天,確定它投入使用以后,才趁人不備把孩子放在里面的。
何不給“安全島”起個溫馨的名字
對于媒體和公眾關注的“棄嬰安全島”,市民們也給出了不同的看法。在現場采訪時,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男性市民表示,他覺得設立這樣的設施非常好,因為畢竟有些丟棄孩子的家長說不定有什么難言之隱,這樣做至少保護了孩子。而在市民王先生看來,所謂“棄嬰島”的存在恰恰證明現在社會對于棄嬰的保護還不夠。而且專門搞這么一個設施,難免有助長和鼓勵棄嬰的嫌疑。
南京大學人口學教授陳友華表示,對于棄嬰島他還是贊成設置的,這世界上沒有那么多狠心、不負責任的父母,不到迫不得已沒有人會遺棄自己的骨肉,即便是再發達再文明的國家,棄嬰也難免存在,只是多少的問題。
陳友華還表示,關于“棄嬰安全島”的指責是不是可以更理性一些,不要簡單地將其置于“鼓勵縱容遺棄行為”的指責中。棄嬰以前就有很多,只不過以前缺失這樣的機構,現在有了反而大家要來指責,其實有了這么一個單位可以收養,還是很不錯的,但名字可以改下,比如“ 希望島”、“愛心島”之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