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媒體報道稱銀川一位母親,在6歲女兒走失后,等了24小時才去報警,因為她聽說所有的失蹤案件,都需要等超過24小時,警方才會立案。對此,西安安民里社區民警申睿表示,未成年人不管是走失或失蹤,家長任何時候都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另外,老人不見了也應及時與公安機關聯系,以免發生意外。
“在巡邏中經常遇到老人和孩子走失的情況,十多歲的孩子不跟家長打招呼跑出去玩,家長第一反應就是給熟人挨個打電話、全家出動挨家挨戶找,費了一番功夫之后再找不到孩子的影子,才會到派出所報案。”申睿說,人口失蹤24小時候才能立案,其實是一個誤區。
幾天前,申睿就在巡邏時遇到一個80歲的老太太,在東五路附近不停打轉轉。老人找不到家,就連自己的名字也說不清楚。民警調取了失蹤人口的信息,沒有找到關于這個老人的登記,只能帶著老人繞圈圈。從晚上6點找到11點多,最后從老人隨身攜帶的帽子上發現了養老院的字樣,一聯系這才對上號,養老院的工作人員和老人的家屬找了一天后也終于松了口氣。“幸虧警察跟我們聯系了,要不我們還不知道到哪才能找到你呢,只能等明天一早去派出所報警了。”老人的兒子說。
“其實,很多市民都像這個走失老人的家人一樣,都走進了一個誤區,發現老人或孩子不見了就漫無目的尋找,干著急,而不是第一時間向警察求助。”申睿說,并非所有的人口失蹤案都得要在失蹤滿24小時以上,公安機關才會以人員失蹤受理報案的。如果是兒童、老人走失的,可隨時報警,尋求公安機關的幫助,若是成年人失蹤即便公安機關不會當即立案偵查,但也登記失蹤人口的相關信息,以便通過110平臺更快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