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課
什麼是國家基準氣候站?
北京市目前唯一的國家基準氣候站是人們在天氣預報中常常聽到的“南郊觀象臺”。
據了解,基準氣候站和一般監測站的區別主要是,一般的氣象監測站一天觀測三次,基準站一天觀測四次,並且有人值守。
此外,基準站的數據資料參與國家交換,作為全球氣象資料共享的一部分,以用於氣候變化等全球研究,其他氣象站資料不參與全球交換。
氣象站一般分成自動站、人工站,從級別區分有國家級氣象站和市級氣象站。北京市目前一共有300個左右氣象監測站。自動監測站雖然提供很多氣象數據,但儀器的資料大部分作為參考使用,而相比之下,人工觀測站因為需要長期維護和調整,數據更為準確。
北京市氣象局相關人士表示,今后要求新增200個以上自動觀測站,人工氣象觀測站全部達到國家基準站標準,意味著將對精細化預報提出更高的要求。
該人士表示,目前北京市各區縣氣象觀測站不參與天氣預報,今后區縣建了基準站后,也可能參與到區縣的天氣預報和預警中來。
氣象觀測站可以建在哪兒?
市氣象局相關人士表示,氣象站的位置有著較為苛刻的要求,比如要建在比較空曠、沒有高樓阻擋,符合氣象條件的地方。如果周圍有很多高樓大廈,則對溫度、風等氣象因素都會產生影響。
氣象站也不能建在高層,必須能夠代表人類1.5米到2米的生存環境高度。
目前,北京有一些觀測站建在公園等看起來較為空曠的地方,但隨著公園裡人口密度增加,空氣流通性下降,也可能對監測帶來一些影響。
上述人士還表示,氣象站的位置不能經常變化,因為需要長期積累歷史數據,如果經常換地方,就無法具有代表性。
其表示,北京市特別是郊區還有很多地方可以新建氣象觀測站,但是需要和有關部門進行協調,以優化氣象站的布局。
【數說】
到2015年氣象監測目標
自動監測達到5分鐘、1公裡時空分布,24小時晴雨預報準確率達90%以上,氣溫預報準確率80%以上,觀測站網密度每百平方公裡不少於3個,完成多部雷達組網布局。
●氣象自動觀測站
新增200個以上,人工氣象觀測站全部達到國家基準站標準
●局地暴雨、雷電、冰雹預警
提前1小時以上發布
●沙塵、高溫、霧霾天氣預警
提前1天發布
●持續嚴重霧霾天氣預警
提前3天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