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女孩卉卉(化名)被一場高燒纏了一個多月,抗生素用了個遍卻不頂事。一家人輾轉來到南京明基醫院后,發現罪魁禍首竟然就是抗生素,立即停止靜脈輸液,一周后卉卉就退燒了。明基醫院兒科主任李海浪告訴記者,一場小感冒本不需要抗生素,就是抗生素濫用讓這家人吃盡了苦頭。
6歲女孩退燒記
輾轉4家醫院,還沒看好
據家長介紹,去年12月底,卉卉有點感冒流鼻涕,還有點低燒。在鎮上醫院掛了兩天水后,體溫不降反升,最高到了39℃。
于是,家長帶著孩子來到上一級的醫院,檢查了一通,仍然是感冒,又掛水3天。這次體溫還是降不下來,“燒一上去,就吃點退燒藥,但是藥勁一過,體溫又升高了。”
最后,來到當地市醫院,還是看不好,輾轉來到南京,依舊一籌莫展。“做腰穿、骨穿、血培養做了兩次。”孩子家長說,能做的檢查都做了一遍,排除了細菌、病毒感染,排除了腫瘤疾病,最后診斷為不明原因發熱。能用的抗生素基本上用了一遍。“最長的一次輸液,輸了一周。”家長說。盡管如此,孩子依舊發高燒。
給卉卉看這個感冒,總共花了2萬多塊錢。
醫生懷疑是抗生素過敏引起的“藥物熱”
來到明基醫院的時候,卉卉一家人已經是心力交瘁,孩子整天發燒,一家人都怕她的腦子要燒壞了。
南京明基醫院兒科主任李海浪經過檢查,認為卉卉不太像是感染性疾病。“當時我一看這個孩子,精神狀態不錯,家長也說了,如果燒退一點,孩子活蹦亂跳,不像是重病。”李海浪說,“問過病史后,我還發現孩子總是容易有皮疹。一用藥就有,典型的過敏表現。”
李海浪懷疑,卉卉體溫居高不下,是由于使用抗生素過敏而引起的“藥物熱”,建議立刻停用任何靜脈藥水。
一開始,卉卉父親很擔心地問道:“不掛水能好?萬一得肺炎呢?”經過溝通,家人同意停止輸液。
家人將信將疑停了藥,幾天后女孩退燒了
李海浪說,卉卉家人一度堅持不住。停藥兩天后,卉卉依舊發燒,他們又跑過來,認為要再用點抗生素“壓一壓”,“我就跟他們說,再堅持一下,不能再用抗生素了。”果然,一周后,卉卉的體溫恢復正常。
很多家長錯誤地認為,越高級的抗生素越好,當孩子使用抗生素治療,一兩天不見效,就頻繁更換醫院不斷就診,造成同一種疾病使用多種抗生素。“這個孩子,二、 三代頭孢都用了,青霉素也用了。抗生素能用的,基本都用了。來我這里后,我就開了點維生素。”李海浪說,卉卉最初只是感冒,3-5天就能好,濫用抗生素后,病越拖越久。其實,多種藥物都能引起“藥物熱”,門診最多見的就是抗生素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