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新生兒的體重一般都在6斤左右,可去年11月,重慶市婦幼保健院卻迎來我市體重最輕的早產“迷你”新生兒——出生時,體重只有1斤3兩、身子還沒護士的手長。經過90天住院治療,這個“幸運”的早產兒存活了下來,并于2月18日順利出院。

出生時,小手只比成人的一個指甲蓋大一點。(市婦幼保健院供圖)
出生時僅1斤3兩
“幺兒,我們回家了!回去和哥哥團聚了!”昨日上午,在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27歲的龔月紅泣不成聲,一直將臉緊緊貼著懷中兒子的小臉。
龔月紅家住南岸,去年4月懷孕,新生命的到來讓全家人都很興奮,尤其是B超顯示她懷的是雙胞胎。去年11月22日,懷孕30周加3天的龔月紅突然覺得肚子疼,家人趕緊將她送到市婦幼保健院。當天,龔月紅分娩生下一對雙胞胎兄弟,哥哥有2斤多重,而弟弟只有1斤3兩,兄弟倆都被送進了重癥監護室。哥哥不久后就出院回了家,但弟弟卻只能一直住在醫院。
喝奶得通過胃管滴進去
1斤3兩的孩子有多大?據新生兒科主任鐘曉云介紹,孩子的小身子還沒有護士的手長,手掌僅有成人的指甲蓋那么大,大腿還沒有成人的拇指粗。
由于體重太輕,孩子不得不面臨呼吸、黃疸、營養、感染等四大險關,任何一個環節出錯都是致命的。比如,在為其換紗布尿片時,如果把腳抬高了,讓頭部血液增高,都可能導致血管破裂,危及生命。
一般的孩子在出生24小時后就能自己喝奶了,但這個孩子不行。“我們只能插胃管,讓母乳通過胃管滴進去。”開始的時候只能喝0.5毫升奶,后面才漸漸增量。有時孩子也會出現嗆奶的情況,護士只好將奶勻速泵入,一般3個小時也才能喝幾毫升奶。
僅喝這么點奶,營養肯定跟不上。可孩子的血管太細了,醫護人員只好用靜脈置管,從靠近心房的位置為孩子輸營養液和一些藥物。
經過90天的治療。孩子的體重由最初的1斤3兩長到了4斤,各項指標已達到正常水平,昨日順利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