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少年
雖然2013年9月才入讀上梅中學,但小陽很快便成為了學校里的“名人”。
開學前,班主任羅老師并沒有立即批準小陽的報名手續,而是讓他寫了一份承諾書,讓各科老師簽字同意,然后再準許他入學。“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不給他點壓力,他還是會繼續搗亂。”盡管如此,羅老師說,直到開學兩天,小陽仍只拿到了4科老師的簽字。
抽煙、吃檳榔、遲到、打架、上課搗亂……小陽,這個曾經輾轉多個學校、讀過3個初一的學生,頗讓班主任羅老師頭疼。羅老師說,雖然才讀了一個學期,但小陽已經是被叫家長和談話次數最多的學生了,“有些事情,他做得太過了,沒辦法。”
羅老師說,14歲的小陽,比班上的同學普遍大兩三歲,因此,他經常交往的都是社會上的一些青年,身上沾染了很多的不良習氣。“班上一些不聽話的學生頂多是上課講講小話,而他,則出格得多。”對于小陽的教育問題,羅老師頗為頭疼。
羅老師說,雖然小陽經常在外面打架,但他從來沒有欺負過班上的同學,很有一副大哥的樣子,“比較講義氣”。因為讀過3個初一,多少積累了一些功底,小陽的成績并不壞,在班上處于中上游的位置,“第一次考試還考過前十名呢”,羅老師說,雖然小陽后來成績有所下滑,但目前也維持在班上前二十名。
因為講義氣,成績也還可以,小陽頗受班上同學的喜歡。羅老師說,就在他失蹤的當天下午,班上公選課代表,小陽在缺席的情況下,依然被同學選為了地理課代表,“他地理成績很好,同學都愿意選他。”
打工家庭
小陽對父親的拔刀相向,在很多人眼中不可思議,但在他的表哥劉日東看來,這卻是他積壓了對父親多年怨恨的一次總爆發。
肖福民和妻子吳益云沒有什么文化,是地地道道的打工族,1999年在生下小陽不久后,夫妻倆就一起到了外地打工。而小陽則留給他的爺爺奶奶照顧,一直到去年上中學為止。
在鄉下讀完小學后,小陽跟著打工的父母到了外地。“父母漂泊,他也跟著漂泊,學校一所接一所的換,長的也只有幾個月,短的甚至只上了十幾天。”劉日東說,到最后,小陽沒有一所學校完整讀下來過。而這也讓他的成績很不盡如人意。
另外,劉日東說,舅舅肖福民的暴脾氣也是遠近出了名的,經常動不動就打小陽,“連東西掉地上了都會挨頓打。”劉日東說,肖福民打小陽一般下手很重,都是手腳并用,而小陽每次挨打的時候,則是一聲不吭,“從來沒敢反抗過,他一直都很怕他爸爸。”
班主任羅老師曾看到過小陽的作文,里面描寫過他和媽媽被爸爸家暴的事情,“但他的爸爸還是愛他的,經常來學校了解小陽的學習情況,還對自己打小陽感到后悔。”
劉日東說,他也看得出舅舅肖福民很愛小陽,“有什么好東西都是先給他,對他管教很嚴。”但沒有文化,拙于表達的肖福民,在面對小陽出現的問題時,唯一解決的辦法就是暴力。
去年下半年,因為擔心小陽的學習,肖福民和妻子放棄了在長沙的工作,一起回到上梅鎮,決定做小陽的陪讀。“他們的房子就租在學校對面,上學很近,也是為了方便照顧小陽。”劉日東說,肖福民的歸來,也許讓小陽更加的身心壓抑,變得更加叛逆,而網吧的血案,成為了父子倆矛盾的一次總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