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本次央視3.15晚會所曝光的是用食品標準非法生產的“魚肝油”,食品由于監管不嚴,入市門檻低,產品質量和安全性遠遠低于藥品,嬰幼兒補充維生素AD應遵醫囑服用維生素AD藥品,這本無可非議,但報道也存在一定的爭議性,并沒有就如何科學補充維生素AD方面提出更多的指導建議,也造成部分消費者在理解上的誤解。
“央視的曝光并不是說不要補充維生素AD了,而是說要選用國家正規藥品進行科學補充?!?.15晚會播出后,一名專家說。
食品不同于藥品,用于魚肝油加工的企業標準與用于維生素AD滴劑加工的《國家藥典標準》也完全是兩個概念。
魚肝油在我國應用已經數十年,但由于維生素A和維生素D的比例不合理,已經逐漸被配方更符合嬰幼兒營養需求,生產工藝更為先進的維生素AD滴劑所取代,而很多保健食品或普通食品的生產企業仍然利用其“純天然”、“深海鱈魚“等噱頭在市場上推廣產品,甚至為了打市場擦邊球,違規生產問題嚴重,實際上,食品并不具備疾病的預防和治療作用,因此上市門檻要遠遠低于藥品。且國家對其監管力度也很低,這就意味著此類產品中有效成份的含量與配比無法保證其科學性與合理性。
而維生素AD滴劑做為正規藥品,其維生素A和D含量及標準需嚴格遵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的規定,產品的生產、檢測、質量管理均需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標準執行。上市前,要經過處方分析、藥理毒理學試驗、藥代動力學研究、動物試驗、臨床試驗、藥品審評等諸多嚴格的程序,上市后,還要進行批批檢測,不但企業自檢,省級藥監部門還要進行藥品質量檢測,拿到藥檢報告的藥品才能正式上市銷售?! ?br/>誰是維生素AD的受害者?
泛濫的信息的情況下,讓家長犯起了了糊涂——維生素AD還補不補?如何補?食品,藥品,傻傻分不清楚。為安全起見,索性我都不要,這下該安全了吧?
如此一來,寶寶們成了最大的受害者。
據《中國六歲以下兒童維生素A缺乏情況調查》結果顯示:中國整體0-6歲兒童維生素A缺乏率為11.7%,亞臨床缺乏率為39.2%,也就是說超過半數的孩子存在維生素A缺乏問題,而小于6個月的小嬰兒的維生素A缺乏率為33.4%,亞臨床缺乏率為45.70%,也就是說有將近80%的0-6個月嬰兒體內維生素A不足。目前我國城鄉嬰幼兒患病率高達25%,而維生素D是預防佝僂病最有效的手段。
美國兒科學會(AAP)提出,從出生離開醫院起,寶寶需每天服用400IU維生素D滴劑。(來源《Breastfeeding and use of human milk》)中國營養學會則提出“正常母乳喂養嬰兒應每日喂以維生素D400IU-800IU?!保▉碓础吨袊用裆攀持改?011年全新修訂版》)
上海一家三甲醫院的醫生表示了他的擔憂:維生素D和維生素A的補充是日常營養問題,對寶寶的健康成長非常重要,每個孩子都需要補,類似給寶寶喂奶。由于多數家長看了片面的報道,很容易混淆魚肝油和維生素AD的概念,對維生素AD也產生抵觸心理,這樣會影響到嬰幼兒佝僂病、夜盲癥、小兒手足抽搐癥的發生和預期身高無法達到……
理性看待維生素AD
專家提醒,本次央視曝光的是按照食品加工標準生產的“魚肝油食品”,而不是按照藥品標準生產的“維生素AD滴劑”,二者之間差別很大。對于廣大嬰幼兒家長來說,走出維生素AD補充誤區,選擇帶有國藥準字號的AD滴劑,科學補充維生素AD,才是正確的做法。
國藥準字號是藥品生產單位在生產新藥前,經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嚴格審批后,取得的藥品生產批準文號。格式開頭為“國藥準字H/Z”。統一采用國藥準字的藥品批文,其規范表達如下:保健藥品為“國藥準字B”,其他藥品分別為:化學藥品為批準號“國藥準字H”,生物制藥“國藥準字S”,中成藥“國藥準字Z”。醫學專家提醒百姓們在買藥時,一定要仔細看好批準文號。無批準文號,或批準文號有問題的藥品,不要購買,以免買到假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