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新手媽媽在給寶寶買鞋子時,都是一頭霧水,只看款式。也有些老人家,為了寶寶可以多穿一年,特意買大一號的鞋子。其實,給寶寶買鞋子也是有很多講究的,不僅是舒適,更要合適!那么,怎么給寶寶選鞋碼呢?
怎么給寶寶選鞋碼
量寶寶的腳長時,讓寶寶站在一張白紙上,量足尖到腳后跟的最長距離。不能抱著或是躺著,因為腳部負重后的長度和躺著放松時的長度可不一樣哦!根據不同款式,鞋子的內長應比腳長要大0.5-1.5厘米。春秋的鞋子一般大1厘米,夏季的涼鞋大0.5厘米,冬季穿厚襪子可能需要大1.5厘米。淺口低幫的鞋子一般大0.5-1厘米,大太多掛不?。桓邘秃駥嵉男右话愦?-1.5厘米,更方便脫穿。腳比較胖的寶寶也要考慮大一碼。
適合的尺寸應該是在寶寶站姿的情況下,媽媽的一根手指能塞進去為宜,如果方便盡量在實體店試鞋,網購的失敗率比較高。寶寶的腳長要定期測量,因為他們的腳增長的很快:16個月前,大概每4個月長半碼;14-24個月,大概每6個月長一碼;24-36個月,大約每8個月長一碼;3歲以上每8-12個月長一碼。
怎么檢驗寶寶的鞋子合不合格
1、一折:對折鞋底,如果彎曲的地方不在鞋底前部三分之一處,就說明這鞋子不合格。鞋底正確的彎壓應該是在前掌三分之一處,因為鞋底的曲撓線,要跟寶寶的腳的區撓線相吻合,才能引導小朋友正確的行走。
2、二捏:兩手捏一下鞋子的后跟部位和前部包頭。如果沒有硬度,說明鞋子不合格。后跟部位有足夠的硬度,才能保護兒童柔軟的踝關節,防止踝關節受力傾斜,引起O型腿,或X型腿。前部包頭有足夠的硬度,才能防止好動的寶寶磕傷、踢傷、砸傷腳趾。
3、三擰:兩手對擰一下鞋子,如果鞋子太容易變形,說明鞋子不合格。正常的鞋子必須有足夠的穩定性,規范寶寶正確的行走方式,如果太容易變形,在行走過程,容易扭傷腳部,或養成不好的行走習慣。
4、四按:把手伸到鞋子內部前掌部位,按一按,如果發現太柔軟,說明鞋子不合格。行走過程我們需要訓練小朋友的前掌、腳趾抓地能力,促進足弓發育、足底神經及大腦神經正常發育。如果鞋墊的前掌部位太軟會導致寶寶腳部神經的感應。
5、五聞:聞一下鞋子有沒有異味,如果有,說明不合格。
月經能夠側面的反應女性的身體健康狀況,所以當月經出現異常時,值得重視!那月經血塊特別大這一情況跟什么原因有關呢?
孕期便秘對孕婦身體影響大,便秘會讓體內的毒素無法及時排出去,很容易產生各種各樣的問題。
產后漏尿不但影響健康,也會給生活帶來諸多不便,所以產后漏尿的尷尬值得每個寶媽重視!
當發現寶寶有紅屁股時,家長除了擔心,也希望找到適合的辦法來改善紅屁股問題,那么寶寶紅屁股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