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醫療水平的進步,我國的產婦因為產后出血導致死亡的比例雖然逐年在下降,但產后出血一直是導致我國孕婦乃至全球孕婦死亡的主要原因。而且,我國產婦產后出血的比例遠遠高于全球,客觀反映我國醫療水平的落后性,那么,關于產后出血的定義是什么?病因又是什么呢?本文將帶你一起探討。
產后出血的定義
各指南對產后出血的定義有所不同,但都以500ML為最低標準。傳統的產后出血定義為產后24 h出血量達到或超過500mL,多數指南認為出血≥1000 mL即為嚴重產后出血。雖然估計產后出血量的方法多種多樣,但尚無足夠證據推薦任何一種估計方法,故應該重視出血量估計不準確的客觀現實,尤其應重視低估出血量可能帶來的嚴重后果。因此,不建議以估計出血量作為指導臨床處理的惟一標準,我國的指南推薦結合臨床表現(稱重法、容積法、面積法、休克指數法)來估計產后出血量。
產后出血的病因
1、胎盤因素
胎兒娩出后10分鐘內胎盤未娩出、陰道大量流血應考慮胎盤殘留、胎盤部分剝離、胎盤粘連或植入等;
治療方法:取出胎盤。
2、子宮收縮乏力
胎盤娩出后宮底升高、質軟、輪廓不清、陰道流血多;
治療方法:按摩子宮、使用宮縮劑、宮腔填塞、結扎盆腔血管、切除子宮。
3、軟產道損傷
胎兒娩出后立即發生陰道流血,色鮮紅,應考慮軟產道損傷;
治療方法:徹底止血逐層縫合裂傷。
4、凝血功能障礙
持續性陰道流血、血不凝、止血困難、全身多部位出血、瘀斑血小板、纖維蛋白原減少、凝血酶原時間延長;
治療方法:輸新鮮血、補充血小板、纖維蛋白原、凝血因子、處理DlC。
產后出血仍是產科的熱點問題之一,希望相關政府機構進一步提高產科醫生對產后出血的重視程度,不斷完善產后出血麻醉指南以進一步提高我國圍產期麻醉管理水平,造福我們國民生活。
月經能夠側面的反應女性的身體健康狀況,所以當月經出現異常時,值得重視!那月經血塊特別大這一情況跟什么原因有關呢?
孕期便秘對孕婦身體影響大,便秘會讓體內的毒素無法及時排出去,很容易產生各種各樣的問題。
產后漏尿不但影響健康,也會給生活帶來諸多不便,所以產后漏尿的尷尬值得每個寶媽重視!
當發現寶寶有紅屁股時,家長除了擔心,也希望找到適合的辦法來改善紅屁股問題,那么寶寶紅屁股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