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痛效果好,但也存在一些風險。
在打麻醉針時,一般來說,麻醉師是憑感覺做穿刺。有一小部分會誤穿硬脊膜和蛛網膜。這時候腦脊液就會流出來,可能會導致顱壓發生變化,同時,存在感染的風險。如果出現腦脊液流出,產婦要去枕平臥72個小時,并且每天要充分地靜脈輸液。如果太早抬頭,會導致頭痛。根據產科臨床上的大概統計,這種情況發生率大概是1%。此外,少部分會損傷神經,會導致下肢疼痛。
蔡堅解釋,這種誤穿硬脊膜和蛛網膜的穿刺難度大。因為妊娠腹部增大和脊椎承受重量的改變,腰椎向前突,穿刺時擺體位困難,腰椎間隙會比一般人窄,因此,做產婦的硬脊膜外穿刺要難很多。如果產婦患有腰椎疾病或各種原因導致硬脊膜外腔粘連,就更容易出現誤穿至蛛網膜下腔的情況。同時由于產婦的血管擴張,還存在穿刺部位出血引起血腫的風險。
此外,對于在硬脊膜外麻醉分娩鎮痛中,極少量麻醉藥會在幾分鐘內通過胎盤到達胎兒的血液中的看法,蔡堅表示,這種麻醉藥若流入孩子的血液不會有太大影響。因為隨著科學的發展現在選用的麻醉藥是對胎兒最安全的藥物,而且鎮痛分娩的麻醉藥用量遠低于剖宮產等手術麻醉藥用量,這種鎮痛方法已經非常成熟,在這方面不用擔心。
第二種鎮痛辦法
笑氣:簡單安全,需要根據宮縮間歇吸入
笑氣即麻醉用的鎮痛氣體,它含有50%氧化亞氮和50%氧氣。現在在分娩時,給產婦吸笑氣也很常見。吸入笑氣的鎮痛效果會比硬脊膜外麻醉要弱。但是它是無創的。
蔡堅介紹,一般是在產婦的宮頸口開到3厘米時就給產婦吸笑氣鎮痛。吸入笑氣,鎮痛同時使產婦精神放松,促進宮頸口的松弛和產程的進展。
吸笑氣很講究技巧。由于笑氣吸入體內至產生鎮痛作用需30~40秒的潛伏期,故必須搶先在宮縮出現之前30秒開始吸入,在實際應用中,產婦通常在感覺到疼痛時才開始吸入笑氣,陣痛和藥物起效有一個時間差,致使鎮痛效果大打折扣甚至感覺沒有效果。而且產婦對笑氣的敏感性和耐受力有個體差異,部分人使用無效。
蔡堅表示,產婦要手壓面罩,只有壓緊深吸氣,通氣自動活瓣才會打開,才能吸入笑氣。如果沒有壓緊,產婦吸入的就是空氣,自然就無鎮痛效果。
少數孕婦吸笑氣后會產生頭暈、嗜睡反應、惡心嘔吐等癥狀,可能影響宮口全開后的用力,但程度都較輕,停止吸入笑氣后很快改善,所以在宮口近乎全開時會停止吸笑氣,以利于產婦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