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讀時間】《老師的十二樣見面禮》(5)

編輯:Lucy | 出處: 媽媽網

  受到班上同學看《哈利波特》的影響,姚小弟輸人不輸陣也向圖書館借一本《哈利? 波特》第四集,七百三十四頁,密密麻麻的英文。他帶回家,我們都覺得“膨風”,苦勸他“要為臺灣爭光”也不是這么胡搞瞎鬧的,面對現實換一本小的吧。他說班上有個美國女孩借第五集更厚八百多頁,我說你怎跟她比,這是她母語耶。他堅持要看。好好好,有志氣!(老娘看你能撐多久?)為此,我們去書店買書,平裝八元九角九分(約臺幣三百元),精裝三十二元(含稅,臺幣一千零五十元)。姚同學考慮字體大小拿了精裝,我考慮那家伙可能三分鐘熱度且攜回臺灣較輕便拿了平裝,兩人“鹵”半天,差點打起來(夸飾啦),最后他贏。我碎碎念:“你很凱喔,為英美文化產業做貢獻,我得賣多少本書才賺一千元?你迷上J.K. 羅琳那個老妖精啦?”

  姚膨風真的在呼過口號之后展開“哈利波特查字典之旅”,每頁用鉛筆寫了一二十個生字,拜“無敵CD826”之助,緩步前進。我看他像個墾荒小兵一鋤一鋤挖,挖了一百多頁尚未放棄,對他說:“你惠綿阿姨的學生要是都像你這樣,她不知有多安慰!”我們答應他,看完的話送他一頂橄欖球帽。他也把書帶去學校,老師允許他們做完功課后可以看自己的書。同學看他打開小機器查生字,都說:“cool ??!”

  每周四會帶回一檔案夾,須家長簽名。大多與校務、班務有關。他們很能不厭其煩地跟家長聯絡,連一個老師要去受訓幾天由誰代課都寫封信給家長,顯示家長與學校的關系密切。后來我聽說很多家長在學校當義工,視為責任,幾天前四年級三班一起開家長會(等于我們的學校日),姚同學說大約六七十人去,差不多每個家長都到,這么高的出席率已說明一切。

  除了學校日,另有三十分鐘的個別談話,讓老師與孩子、家長一起談。我們被排在九月底,不知會談什么。

  觀摩他人是自我矯正的方法之一,像我們這樣一路陪孩子上學的媽媽,有時也不免受大環境影響,陷入填鴨、成績、分數、競爭焦慮的可怕陷阱,我們花那么多錢、時間上補習班做什么?保證什么?得到什么?姚頭丸喜歡這里的小學,四點回到家,書包一丟,先去院子打籃球一個多小時-這里的院子是一長形寬闊草坪,種三四十棵大大小小的樹,另有一游戲區,備有沙坑秋千、溜滑梯、籃球場、足球場。放學后,小朋友全出籠,打球、溜滑板、騎腳踏車、爬樹,推娃娃車的媽媽們則聚在草坪上聊天曬太陽-打夠了回來洗澡、吃飯,在沒有電視干擾下,晚上有兩小時自己安靜看書,九點多睡覺。每天吃得飽飽、睡得飽飽。看起來功課負擔不多,其實他主動在學的東西比以前多且難。我覺得很奇妙,可能每天打球玩夠了,不知不覺增加學習的胃納吧!

  老師也很辛苦。也許我看到的只是表相,我覺得在和諧、有希望的社會,一個老師比較容易沉浸在忙碌里享受著工作帶給他的成就感!

  臺灣最缺的,就是那份和諧與希望吧。

  ————————————

  連載預告:

  下期連載,故事將會說到姚頭丸因為“好學與求知欲”獲得學校嘉獎,以及作者對比臺灣小學和美國小學的頒獎,感嘆雙方在教育上的不同。

分享到:

av福利导福航大全在线